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超”常规赛回眸| “十三太保”城市记忆⑬ 霸王”战马脚步暂歇,但战歌会继续嘹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8 19:09:00

9月27日21时28分,南京奥体中心的终场哨响,宿迁队以常规赛第9名的成绩惜别“苏超”赛场。但在这场2025年江苏足球的炽热浪潮中,项王故里的“霸王军团”依然留下了传奇。从绿茵场上“楚汉争霸2.0”的精彩对决,到26829名球迷呐喊直冲云霄的震撼现场;从50米巨型Tifo凝聚十三城地标的文化巧思,到志愿者38℃高温下的坚守,这个夏天,“苏超”为宿迁注入太多的激情与梦想。不是所有的比赛都能登上领奖台,而有些告别,恰恰是传奇的序章。

致敬那个拼尽全力的“霸王军团”

至今难忘那场“楚汉争霸2.0”的对决—“苏超”第二轮,宿迁主场迎战徐州。双方球员场上拼抢激烈、碰撞频现,队医19次飞奔入场,6名球员被担架抬离。最终,宿迁顽强战平劲旅“徐老大”,一战成名!

宿迁队的征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热血电影。开局三轮不败如“霸王出鞘”,高驰以5粒进球领跑射手榜;第四轮对阵盐城队虽遭失利,但26829名球迷的呐喊直冲云霄,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不屈光芒。然而,随后五连败的至暗时刻,积分榜位次一路下滑,但宿迁队球员相互搀扶着走过低谷。第十轮战淮安队,两粒进球如流星破空,瞬间点亮逆袭的曙光,随后连胜常州、扬州,将悬念保留至最后一轮。在南京奥体中心的终极对战,宿迁球员拼尽最后一滴汗水。当终场哨响,他们带着遗憾与荣光,向本赛季的“苏超”赛场鞠躬告别。

宿迁队有暂居射手榜第一的“锋线尖刀”高驰;有飞身扑救、上扑下挡的“铁闸门神”陆天宇;有风驰电掣撕裂防线的“少年姆巴佩”伊尔夏提;有“六边形战士后卫伏小龙;”还有那位每周驱车400公里跨城训练、虽未登场却始终为梦想奔跑的烧烤店老板绳晟……是他们组成了球迷心中永远的“霸王军团”!

致敬那些超越胜负的温情瞬间

球员是赛场上的主角,球迷是最坚实的后盾。在“苏超”的赛场上,宿迁球迷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深情守候。这守候,比胜负更永恒。

8月3日,宿迁队主场迎战无锡队,一面巨型Tifo惊艳亮相:13座城市地标剪影与“我们无惧风雨,伴你一路前行”的标语,不仅勾勒出“苏超”的足迹,更如一根无形的绳,将江苏人面对风雨挑战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凝聚成团。

作为“散装江苏”的一员,宿迁完美承袭了这份多元共生的文化基因。宿迁两区三县,方言分属淮海话、淮扬话、江淮话,却在9月20日对阵扬州队的赛场上,通过Tifo上5大球迷协会球迷搭肩共进的形象,用不同口音吼出统一的“加油”呐喊。那一刻,真正实现了“同声同气”的凝聚力。

球迷的深情,更流淌在“球迷如家人”的守候中。36岁的胡慕光从越南辗转2000公里归乡,只为在现场为家乡球队呐喊。而对阵连云港的比赛中,超千名球迷突然静默,点亮手机闪光灯为宿迁霸王球迷会旗手高峰母亲送行,令全场动容。这都是宿迁球迷骨子里“风雨同舟”的担当。

致敬点亮赛场的志愿英雄与热血传承

“苏超”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一群在38℃高温下默默燃烧的“志愿火种”。从赛前筹备到赛中服务,再到赛后保障,这些“隐形冠军”用汗水与微笑编织出赛场内外的温暖网络。

在宿迁赛场,志愿者陈琼是一名教师,她从下午2点就穿梭在观众席间,为每个座位分发扇子和应援棒,并引导观众入座。她说:“我已经看过两场宿迁队的比赛,而今天,以志愿者的身份再次为宿迁队加油,比坐在观众席更让我心跳加速!”这样的场景,是无数志愿者的缩影。

这样的“苏超”,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兑现“亲临赛场”的承诺,当家乡球队进球时,他更是手持酒壶即兴热舞。而“苏超”留给宿迁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足球教育。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的“土操场”走出16名宿迁球员,如今“苏超”的成功举办,让足球少年们看到了“球场上大哥哥”的身影,更看到了梦想的舞台。正如校长王强所言:“足球让孩子们眼里有光,‘苏超’让这些光有了方向!”

当球迷齐声高唱《八千子弟》时,“楚旗扬,战鼓荡”的豪迈歌词,早已化作宿迁队最坚实的“精神铠甲”。10月18日,2025年宿迁市霸王杯县区足球联赛开踢,从“苏超”退场的球员也许会继续奔跑在“宿超”赛场。我们相信,项王故里的战歌将继续嘹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