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奔流水脉载家国 青春浩荡向未来

来源: 荔枝新闻

2025-09-28 19:08:00

  特约评论员/王小东 

  水是江苏的灵魂,青春是时代的脉搏。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十三城,以镜头与笔,捕捉水脉与青春交织的时代回响,展现“水韵江苏”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发展智慧。

  千年工巧“活”在当下,是江苏水脉最动人的传承密码。江苏已有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些水利设施凝结着先民智慧。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已有1700多年历史,作为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其8项核心遗产仍保持原有功能,通过筑塘成湖、双向水闸调控等智慧设计,不仅灌溉着7.7万亩农田,更有效缓解了低洼地区易涝易旱问题。这种“活着”的传承,不仅体现了江苏对历史水利智慧的珍视,更彰显出“古为今用”的发展思路。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关闭污染宕口、改造景观等举措修复生态,让千年水脉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这背后,是对水资源的深刻理解:水脉不仅是自然资源,更是承载文化、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守护水脉,就是守护历史根脉与民生福祉。

   

  句容赤山湖 

  生态画笔绘就水韵新卷,是江苏水脉最鲜明的时代底色。金湖“执生态之笔绘水韵新卷”的实践,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缩影。当地通过系统治理,让曾经的生态痛点变身风景亮点,而这样的治理智慧在江苏处处可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扩建后的淮安枢纽将承担防洪、排涝和通航多重任务;苏州吴淞江整治工程则瞄准百年一遇防洪标准,通过界浦港大孔闸等设施提升太湖洪水外排能力。这种“治污+防洪+兴利”的系统性思维,实现了“江河安澜”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让水脉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青春浩荡逐水而行,是江苏水脉最澎湃的发展动能。60多位来自中央新闻网站以及新媒体平台、全国主要省级新闻网站及商业网站的骨干网评员、记者以及网络主播分三路走遍江苏全境,从淮安“刘老庄连”纪念园感受红色水脉中的精神力量,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见证现代水利工程的科技力量,再到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触摸水脉中的人文温度,通过“青春激荡山河”等网络话题,让“水韵江苏”的故事传遍全网。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青年建设者们,用智能安全帽系统、钢筋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赋能施工,既节约人力成本又提升效率;句容的年轻文化工作者则通过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让千年水文观测历史走进大众视野。青春力量的参与,让水脉不仅有“历史的厚度”“生态的广度”,更有“时代的热度”,成为连接青年与家国、个人与时代的桥梁。

  万里水脉奔涌不息,青春华章续写新篇。江苏的水脉,是历史的见证,是生态的载体,更是青春的舞台。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投身水脉保护、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在江淮大地书写出更加壮丽的青春答卷。(王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