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盼命名、“开门办院”暖童心,江苏省民政厅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7:31:00
乡村里的无名道路何时能命名?“开门办院”方案如何温暖自闭症儿童?“好日子”怎样能方便新人在特色婚姻登记点进行婚姻登记……9月23日,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林莉带领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走进省《政风热线》直播节目,现场回应群众关切,答疑解惑。
乡村“无名”道路有待命名
近日,丹阳市延陵镇贺甲村村民向政风热线反映,居住区内道路无名无牌,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发展。记者随即前往探访。
在贺甲村,记者了解到,村里没有快递驿站,因道路无名,快递员送货上门困难,村民大多需前往7.2公里外的延陵镇或5.7公里外的行宫镇自取快递。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上次女儿通知书寄来,快递员找不到路,最后只能在村口交接。”
无独有偶,始建于南宋年间的柳茹村,是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拥有五处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不少游客。但因村里道路无名,导航无法完全显示出文保单位,村民想开农家乐也难以推广。
两个村何时能实现道路命名?记者将村民的需求向属地民政部门反映。工作人员解释称,“村路命名需从村民一级向上申报至市级民政部门审批,同时民政部门会定期摸排无名道路。不过,一条道路路牌制作需1600元,乡村道路众多,财政经费压力大,只能逐步推进。”
为此,丹阳市民政局局长汤军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我们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延陵镇已制定方案,确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这两个村主干道命名。此外,丹阳市近270条乡村道路将分批次设标设牌,其中群众诉求迫切的优先办理。”
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张成标介绍,“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目前,我们正通过‘三步走’推动完善乡村地名标志体系,计划用三年时间,推进实施第二步的‘乡村著名行动’计划,每年确定1/3的县(市、区)作为重点推进地区。到2027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基本达到地名管理有制度、重点乡镇有覆盖、数据采集有保证、利农惠农有举措、地名文化有声音的‘五有’目标要求。
直播现场,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表示,“‘乡村著名行动’不仅是命名、传名,还有一个就是扬名、闻名,要让地名和产业、美食、旅游等融合发展。”
让“开门办院”温暖自闭症儿童
南通市民刘先生的孙子出生时因医疗事故导致脑部受损,出生后一直在做治疗和肢体的康复。现在孩子已经10岁了,虽然肢体恢复得还算好,但依然存在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听指令等症状,最终被诊断为多动症和自闭症。
“对于孩子的这个问题,我们很苦恼、也很无奈,却从来没想过放弃。”刘先生说,了解到省内有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他想知道南通市有无相应服务。
对此,南通市民政局局长陈剑峰介绍,“南通围绕困境儿童的日托、康复特教等方面推出了‘开门办院’试点,为肢体残疾、语言障碍、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对于社会面上有康复需求的家庭,市残联联合多部门从多个维度提供全程关爱服务,各县市区还设立了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也可提供心理辅导。”陈剑峰还表示,“刘先生可留下联系方式,直播结束后民政部门将主动与其对接,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什么是“开门办院”?为解开大家的疑问,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副处长王雄力进行了详细解读,“‘开门办院’是指儿童福利机构在确保养育好院内孤儿的基础上,积极敞开大门,利用院内的设施设备和人才优势,拓展对外服务,对于符合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和家庭,提供日间照料、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等指导服务。”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省13个设区市陆续都出台了“开门办院”的实施方案。
准新人“好日子”婚姻登记遇难题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创新婚姻登记服务场景,大力推进景区式、公园式婚姻登记点创建,为婚姻登记增添了满满的仪式感与文化内涵。然而,在特殊日子里,准新人要想在特色婚姻登记点进行婚姻登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2025年9月20日,因谐音“爱我就爱你”,成为众多准新人心仪的结婚登记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南京金陵浪漫中心结婚登记处、夫子庙的喜福馆,以及苏州耦园、姑苏区十全街网红婚姻登记点,发现这些特色登记点线上预约需提前进行且“一号难求”,同时不接受线下加号。而普通登记点虽可办理登记,但等候时间无法预估,最长可达四五个小时。两地市级民政部门解释称,特色登记点因场所和人手有限,基本实行预约制,提前放出的号很快就被约满。
针对“好日子”线下难加号难登记问题,苏州市民政局局长盛乐回应称,“今年920婚姻登记突然爆火,民政部门预测不够精准、准备不够充分,后续将有针对性地改进。苏州传统婚姻登记处已覆盖全市十个板块县区,还打造了12个景区式、园林式特色登记点和18个特色领证点。我们将从年轻人视角和老百姓立场出发,加大政策宣传、延长窗口时间,做到应办尽办、全力办好。”
省民政厅副厅长林莉指出,“920的情况给民政婚姻登记工作提了醒,针对公众普遍期待的特殊时点,要充分做好社情民意调研,及早谋划工作安排并广而告之。同时,要完善工作预案,根据预约情况合理调配人手、增开服务窗口,畅通线上预约和线下取号通道。”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 王塞塞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