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超”常规赛回眸| “十三太保”城市记忆⑨ 绿茵潮涌灯光照亮盐城,“苏超”赛事激活城市发展新生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8 18:46:00

“谢谢盐城!下次还来!”在连云港队与盐城队的比赛结束后,远道而来的连云港球迷齐声高喊着口号,感谢这座城市的热情招待,盐城的球迷们也以阵阵回应回馈道,“再见连云港,欢迎再来!”随着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火爆举办,盐城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来游客与球迷,他们或是对足球充满热爱的球迷,或是带着好奇心而来的游客,还有来自各地的商人和返乡的游子。盐城的温暖,通过“苏超”赛事得到了广泛传递。

“苏超”不仅点燃了绿茵场上的激情,更在“体育+文旅+产业”这一创新融合的模式下,推动盐城在经济、文化、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显著的跨越和突破。

一张售价仅10元的“苏超”门票,能承载多少惊喜?答案藏在盐城为球迷量身定制的“观赛大礼包”里:不仅能现场见证绿茵场的攻防对决,还可凭票免费畅游麋鹿园、荷兰花海等众多A级景区,在指定美食街区免费品尝藕粉圆子、阜宁大糕等盐城特色小吃,赛事期间更能免费搭乘市区所有公交线路——这张小小的门票,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场景,让每一位到来者都能触摸到整座城市的热情。

盐城在“苏超”赛事中经历了多维度的城市治理考验。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爆,盐城奥体中心的主场比赛每场观众数屡次突破3万人。面对赛后人流高峰,盐城构建了“天地一体”的智慧交通体系,通过实时热力图监测地图,提前预判车流方向,在主要路段实行“绿波带”动态调控,使得车辆通行效率提升了40%。与此同时,公交车组成的“接驳矩阵”以15分钟一班的频次循环运转,配合民间自发组织的百辆爱心车队,将外地球迷从高铁站和停车场无缝衔接至比赛场馆。每次赛事结束后,盐城能在短短15分钟内完成3万多名观众的疏散,让球迷的回家之路更加顺畅。

赛事带来的不仅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更是公共服务系统的全面升华。政府有效协调交通、安保、医疗等资源,确保了3万人规模赛事的“零事故”记录;智慧票务系统将景区、酒店和商圈消费系统有机连接,展示了盐城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的能力。盐城推出的“10元惠民票+景区免票+美食折扣”组合政策,也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参与感。从赛事的管理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到观赛体验的优化,这场赛事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超”赛事不仅为盐城带来了热烈的观赛氛围,更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构建独特的消费转化链条,赛事流量成功地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盐城的文旅产业在“苏超”的推动下迎来了蝶变。城市创新推出的“赛事+生态+文化”立体体验模式,使得游客的参与体验更加深度丰富。

“苏超”期间盐城推出的“观鸟+观赛”特色套餐吸引了超过2万单的预定,深圳游客李佳便是其中一位,他因观看比赛延长了行程,深度体验了丹顶鹤生态游,并成为盐城文化的传播者。文旅部门将黄海湿地、条子泥等生态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了“90分钟赛事+48小时深度游”的产品体系,使得外地游客在盐城的消费贡献率达到了45%。

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也为盐城的城市辨识度加分。N4A球迷会统一身着黑色“战衣”,能不间断唱跳应援5小时,创作的助威歌曲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突破千万,进一步扩大了盐城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不论在主场还是客场,盐城不同协会组成球迷助威队伍总是最亮眼的“第十二人”,他们将盐城“铁军”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超”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的草根属性激发了全民的参与热情。盐城队参赛球员中,有来自海底捞做服务员的单伟,也有刚高考结束成为大学生的庞志超等,他们更多是"白天上课、上班,晚间抽空训练踢球"的普通人,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对足球的热爱在球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苏超”赛事不仅提升了盐城的城市形象,更使其成为江苏文旅的新名片。当足球成为城市的基因,盐城正在用“人民的运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盐城,这座以热情迎客、以绿茵激荡心潮的城市,正在通过“苏超”赛事的成功举办,迎来属于它的新机遇、新未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