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超”常规赛回眸| “十三太保”城市记忆⑥ 南通“开挂”了?一场球赛给城市带来的化学反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8 18:56:00


“南通是开挂了吧?清北录取人数江苏最多,连苏超都能拿第一!所以南通到底藏着什么隐藏buff?”这是两个月前一位网友发出的感叹,如今还是成真了。

9月27日晚,“苏超”常规赛落下帷幕,南通队遭遇两连平,仍以10胜2平的战绩登顶常规赛第一。从最初赢下“南哥之争”,到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再到后几轮遭遇多队阻击,看似波澜不惊,却也是一场场拼下来的。而胜负排名之外,“苏超”以及南通队已经给南通这座一向低调内敛的城市“开挂”了。

绿茵场上创多个纪录,南通“青训”努力不能忽视

常规赛唯一不败球队,唯一攻破过所有对手的球队,唯一积分超30分的球队......南通队虽未能圆梦“十二连胜”,但也创造了首届“苏超”的多项纪录。以南通海门珂缔缘为班底的南通队,一度遭到外界质疑职业打业余。实事却让更多人了解到南通默默耕耘青训体系,熟知拖鞋厂老板卖房搞青训的故事。

如果回到5月11日,南通队挑战南京队比赛前,谁都不会想到“苏超”会如此火爆,南通队能拿到“榜一大哥”头衔。再把时间拨回到14年前,恐怕也不会想到,一家办免费青训的青少年俱乐部,将来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圈”。不得不承认,“苏超”给了南通队站上舞台“C”位的机会。

也许更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常州队逆袭翻盘、不言放弃,亦或是淮安队扮演“搅局者”,加冕“平南王”。作为“领头羊”的南通队,更多时候成为各队要去撼动的“强者”。不过也正是南通在青训上的努力,让多个兄弟城市不甘落后,接连出台足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青训建设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有网友表示,常州队打破“0”进球用了98天,南通队坐上“榜一”,其实已经走了5000多天。虽然有夸张的意味,却显示了这条路艰辛而漫长。

撬动城市活力的“金钥匙”,足球成为一张“新名片”

“苏超”之于南通,早已不是一场足球赛,而是撬动城市活力的“金钥匙”。这场跨度数月的球赛就像一根红线,把文化、商业、体育拧成了一股绳,让南通有了更鲜活的打开方式。

8月31日,南通队主场对阵苏州队,随着“南鸟巢”重新启用,开合顶排面拉满,3万多名球迷涌入赛场,直接带火全市文旅消费,一天狂揽4.3亿元。与此同时,主场精心准备的3万多个球迷包,塞满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诚意。

都说差生“文具多”,尖子生南通也借着“苏超”把球场修了遍。从南通大学西操场,到海门和如皋两个训练基地升级,再到“南鸟巢”焕新改造,直至被誉为“长江最美足球场”的南通长江体育公园绿茵足球区内人声鼎沸,“通超”联赛激情开打,落日江景与足球场的唯美融合,直接成为城市最生动的“封面”。

一场“苏超”足球赛,凝聚了整个南通。南通率先提出全域“第二现场”,每到苏超比赛日,广场、餐馆、商业体挤满了观赛人群,大街小巷、城市农村总是守候的人们。一位媒体同行的八旬奶奶,久居乡下农村,也能不经意的从口中冒出电视里看到的“南通队”。

“苏超”刷新南通自我认识,“双向奔赴”是圆满答案

如果说苏超激活了城市的“经济脉搏”,那南通队就是凝聚市民的“精神纽带”。南通主场一直飘扬的五星红旗,用的是奥运会同款旗杆,这份细节里藏着的,是球队和城市共通的“仪式感”与“自豪感”。每一场赛前数万人齐唱《歌唱祖国》,凝聚的是同样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正是“苏超”让南通人对自身有了重新认识,也让更多认识南通。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其它十二太保:考试考不过南通,踢球踢不过南通,晚上躺床上愁的睡不着,一看四件套又是南通的,烦死人,出去透透气,一看房子也是南通建的。”这样的调侃背后,南通是拿得出手的一张张名片——“教育之乡”“体育之乡”“建筑之乡”“家纺之乡”。正是“苏超”的到来,让这些名片的“含金量”也在上升。

回顾常规赛,南通队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胜负本身。“苏超”让南通找到了“以球为媒”的发展新路径,而南通队则让这座城市有了具象化的“城市符号”。当蓝印花布的非遗底蕴遇上足球赛场的热血激情,当酒店的客房订单连着景区的门票销量,当餐饮店的欢呼声呼应球场上的呐喊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支球队的崛起,更是一座城市以足球为笔,书写的城市集体记忆。

接下来的淘汰赛,南通队或许还会遇到挑战,但这场“足球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或许早已注定是圆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