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79|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缴获的日军六〇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9 06:46:00
参观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新四军缴获的各种日军武器特别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其中有一门迫击炮格外引人注目,炮身编号是“三菱昭和13年00091”。它是哪里来的呢?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炮,被誉为“战争之神”,在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战”时期,日军装备有迫击炮,而且数量比较繁多,日军把90毫米口径以上的,称成为迫击炮,属于炮兵部队管辖;将口径9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称为曲射步兵炮,伴随步兵行动。侵华日军没有大量装备迫击炮,而是用掷弹筒来替代,包括使用了大量92式步兵炮,原因是资源不足,国力不够强。
1938年夏,陈毅、粟裕率军从皖南来到苏南开辟根据地,当时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还没有炮兵,更没有炮这类重型武器,缺少对敌作战的杀伤力。
组建炮兵成为当时新四军战略工作的重中之重。粟裕大将在战争中,一直重视组建炮兵工作,他在干部会议上说:“我们暂时还没有炮,没有炮兵,就打不出像样的大仗,今后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都必须想方设法搞到炮,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炮。然后培养出我们自己的炮兵,建立我们自己的炮兵部队,将战场火力的主动权、甚至决胜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指战员们听在耳边记在心里,纷纷下定决心,都想在自己的部队里首先搞到炮,成立自己的炮兵部队。
1938年6月17日,由粟裕亲自指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通往句容的公路上发动苏南第一战——卫岗伏击战,战斗不到一小时就结束,消灭日本鬼子少佐以下30多人,击毁日军汽车5辆,缴获一大批物资。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战士们发现了几只木箱,打开一看竟然是两门迫击炮和几十发炮弹。粟裕一听喜出望外:鬼子真是雪中送炭啊!
1941年,粟裕出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由参谋处长兼炮兵司令陈锐霆将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组建起一个炮兵连,这两门迫击炮入伍1师炮兵连,成为新四军炮兵部队的第一批,辗转大江南北。
在遇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和飞机轰炸时,粟裕下令将炮兵和师部后勤机关全部搬到船上,以保证炮兵连的安全。在一次打击敌顽的军事总结会议上,粟裕再次强调:“炮兵是我们的命根子,就是牺牲步兵一个连,也要保住山炮。我要你们在这段时间里,给我训练出上百名神炮手,今天我们虽然只有四门炮,可到了明天,我们就会有上百门、上千门大炮……”
粟裕师长的讲话让炮兵连战士信心倍增,热情高涨,个个决心苦练炮兵技术,成为神炮手。几个月后,粟裕为炮兵连输送来新鲜的血液:20多名抗大转来的知识青年和30多位从一师官兵中挑选出来的精英。经过艰苦训练,这批炮兵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示在纪念馆的迫击炮,口径70毫米,正式的名称是: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这种曲射步兵炮的炮弹和掷弹筒榴弹一模一样,不像迫击炮的炮弹,但确实应归类为迫击炮类型,最大射程1500米,日军对这种曲射步兵炮的射程很不满意,开战后纷纷淘汰给二线部队也就是治安部队使用。
新四军缴获的迫击炮,在抗战中历经大小数百次战斗,跟随它的主人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门杀敌之炮、胜利之炮、荣誉之炮。
撰稿人:史剑云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