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丹青”主题书画展在南京开展 105 组佳作回望抗战岁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8 18:27:00
扬子晚报8月28日讯(记者 金雨希)8月28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8日,“烽火丹青”主题书画展在江苏省档案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江苏省档案馆、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通过书画艺术再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你看这幅画里,新四军战士身后还有民众和船,这不就是军民一心的样子嘛!”参观过程中,一位嘉宾指着画作感慨。据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原南京军区政委、党委书记方祖岐上将等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馆原馆长徐惠泉等一批江苏书画名家的105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或以书法之筋骨,展现抗战的磅礴气势;或以绘画之气象,描绘军民一心的动人场景。一笔一画、一墨一彩,都是对那段历史的深情回望、对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对抗战精神的赓续传承。
徐惠泉 《战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丹青纪念这段伟大的民族战争史。80 年过去了,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要把不屈的精神凝练成艺术,让它在民族复兴、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力量。”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徐惠泉先生创作的《战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将士在大江南北英勇战斗、发动群众的热烈场面。
张磊 《过南京夜闻东北流亡学生唱“松花江上”》
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江苏省青年书协主席张磊的草书作品《过南京夜闻东北流亡学生唱“松花江上”》,笔墨奔放、气势连贯。“这次展览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书画形式回顾抗战,不仅能让当代人更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更能唤醒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怀。”张磊提到,自己创作时特意注重 “情感共鸣”,比如通过书法笔法的飞白苍茫表现国土沦丧的悲痛,用厚重的墨色传递抗争的坚定,“希望观众能从一笔一画里,感受到当年的家国情怀。”
“此次展览以书画艺术巧妙连接历史与当下,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文艺盛宴,也让档案工作者和艺术创作者在合作中实现‘双向奔赴’。”江苏省档案馆征集处处长朱振标介绍,省档案馆作为国家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党史教育基地,现有馆藏档案资料167.24万卷,历史跨度超过500年,其中包括明清以来书画名家的字画档案4000余件,建立艺术名家个人全宗40余个。
据介绍,省档案馆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协作机制、加强跨界合作,持续探索档案资源征集开发利用的新途径,让档案、历史与文艺在相互成就中焕发新活力。同时积极动员各界人士,广泛征集老将军、艺术名家档案,联合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专库,让这些珍贵档案成为守护家国记忆和历史文脉的永恒见证,为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档案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