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惠民⑩|盐城:“1+11+M+N”会诊转诊服务体系助患者“少跑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4 17:18:00
过去,患者在院内办理会诊与转诊,常常需要往返于多个部门之间,流程繁琐。如何才能将惠民利民真正送至“神经末梢”?2025年4月,盐城按照“1+11+M+N”的市县镇村四级网络架构,建成了标准化的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并投入试运行。该体系设立了市级服务调度中心,统一统筹与调度全市范围内的会诊转诊服务工作。如今,依托该中心的信息化平台,会诊、转诊、医保等相关业务已可实现“一站式”办理,以往复杂的就医流程得到大幅简化,切实提升了民众的就医效率和体验。
![]()
专家会诊
“以前转诊得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跑,现在好了,会诊、转诊、医保全在一个地方搞定,真是省心又省力!” 提起不久前在盐城市会诊转诊中心的就医经历,亭湖区患者毛伯伯赞不绝口。该中心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让他彻底告别了过往的辗转奔波。
2025年9月,毛伯伯通过线上自主备案申请异地就诊,盐城市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电话回访,认真倾听需求后,跟毛伯伯讲解了医保和有序转诊的相关政策,同时推荐了盐城本地的专家和市外专家库成员。“我最后选择在亭湖区人民医院就诊,该院专家于海洋做的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得也好。”毛伯伯告诉记者,在盐手术报销比例更高,避免了自己到外地的奔波,切实减轻了就医负担。
为实现会诊转诊服务在盐城全域的覆盖,让包括偏远镇村在内的所有患者都能享有便捷、均等的医疗服务,盐城市规划并建成了“1+11+M+N”的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据悉,该体系通过层级化的服务节点,确保了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
市、县医院远程会诊
“1”代表以市一院、市三院、市中医院三家综合医院及市妇保院、市四院两家专科医院为主,辅以其他专科医院作为功能补充的市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11”指全市按行政区域划分的11个片区,各片区依托本地人民医院建立县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其中盐南片区对接市一院,开发区对接市三院进行会诊转诊服务;“M”代表县域内其他具备转诊权限的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N”则代表村卫生室(所)。四级网络以信息化为纽带,整合市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将会诊转诊服务延伸到盐城的每个角落。对于基层群众,盐城利用紧密型数字化县域医共体的成熟架构,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将会诊转诊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
而在医保报销方面,据悉,自2025年5月起,盐城市卫健委还与盐城市医保局实现自主备案异地就医、经医院转诊异地就医等数据互通共享,其中自主备案异地就医数据由市医保局每1个小时更新推送至市卫健委信息化平台,由各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精准对接患者做好服务。
与此同时,“优质回诊”也是保障患者后续治疗的关键。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外转回”即外地就医后回盐患者,目前各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通过随访管理,及时对接了解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治疗需求,并提供换药、康复、放化疗等接续性诊疗服务。而对于“上转下”即市域内上级医院下转患者,则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形式,康复期病人由牵头医院下转下级医院或基层单位,针对性制定康复方案,通过远程查房、远程会诊指导基层做好接续服务。
![]()
中心现场
更令人欣喜的是,“‘云’上看名医,优质医疗服务触‘网’可及”正遍地生花。盐城组建了314名专家的市外专家库、415名专家的市级专家库,以及1700余名专家的县级专家库。各级医疗机构在遇到疑难病症会诊需求时,向所在区域的会诊转诊服务中心提出专家会诊转诊申请。各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负责与申请的中心(或医疗机构)对接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及时组织相应专家开展会诊。为保障时效性,全市各级中心之间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方便专家及时参与基层会诊。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盐城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市、县医院临床专科结对共建,通过市级专家下沉驻点和县级骨干上挂进修的“双向互动”形式,提升县级医院专科技术水平;县域内依托医共体,定期组织专家驻点指导、手术带教和病例研讨,强基层诊疗信心,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连续的健康服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