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高龄壁垒!江苏省中医院成功为101岁老人植入心脏起搏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9 20:54:00
心率32次/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1岁老人命悬一线。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团队迎难而上,挑战高龄手术“禁区”,成功为老人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老人心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心慌等症状消失,近期将康复出院。此次手术不仅从危急关头挽回了老人的生命,也创造了医院起搏器植入最高龄纪录。
突发危情:百岁老人遭遇“心跳危机”
一周前,101岁的张爷爷突然出现严重心慌、气喘等症状,家人察觉异常后,立即将其送往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老人被确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律失常,意味着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完全中断,心率极度缓慢,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迎难而上:精心制定“护心”方案
面对如此高危的病例,江苏省中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急诊科迅速请心血管科会诊,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陈建东为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暂时维持患者的心率和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随后,张爷爷被转入心血管科进一步治疗。陈建东主任组织科室进行了深入的术前讨论。为101岁超高龄且心功能极差的患者实施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患者器官功能衰退、耐受性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风险极高。但若不手术,患者将长期依赖临时起搏器,不仅生活质量差,还随时面临感染和意外脱位等风险。
经过全面评估、与家属的充分沟通,认为尽管风险重重,但植入永久起搏器是挽救老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最根本且有效的方式。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决定迎难而上。
打破高龄禁区:高难度手术点亮“心”希望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心血管科副主任陈建东带领下,联合科室主任医师戴友平、副主任医师陆敬平等,在心血管科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为张爷爷实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戴友平主任介绍,超高龄患者的血管常伴有严重迂曲、钙化及狭窄。术中需将起搏电极导线经血管送达心脏最佳位置,操作空间极其有限,阻力巨大,容易“无法通过”,甚至存在血管穿孔的风险。此外,老人心肌组织薄且脆弱,心内膜光滑。要把起搏电极的头部精准固定在心脏内壁上,还要测试出稳定的参数,难度堪比在“在豆腐上钉钉子”。用力过轻无法固定,力度稍重就可能戳破心肌,引发心包填塞,危及生命。手术团队凭借娴熟操作和丰富经验,默契配合,最终成功将起搏电极精准植入理想位置。
精心照护:中西医结合助力“心”康复
术后,医疗团队为张爷爷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在给予常规抗心衰、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调理,配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有效缓解术后不适,加速身体恢复。在心脏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老人恢复顺利。之前心慌、乏力的症状消失,心率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和食欲也日渐好转。
“我们原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是你们把我父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看着父亲日渐康复,张爷爷的女儿难掩激动,多次向心血管科医护团队表达感谢。家属特地送来锦旗,盛赞医护团队“技德双馨创奇迹,有惊无险显仁心;百岁重生铭恩德,悬壶济世满杏林”。让这份跨越年龄的“医患深情”,在病房中温暖传递。
通讯员 沈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