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无锡将实现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07:02:00
记者从无锡市民政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无锡全市在业养老机构共150家,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80%。到今年底,还将实现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据介绍,无锡早于全国1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5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9.46%,高出全省3.4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7.46个百分点,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每一个家庭。为此,近年来,无锡民政系统大力推进机构社区居家协同、医养康养融合,全力打造“锡心养老”城市品牌。
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人“去哪儿养老”的问题,无锡全面健全服务设施网络。在机构养老方面,全市养老床位约4万张,同时大力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137家养老机构通过等级评定,评定率达91.3%,有效推进服务设施从“有”向“优”提升;在社区养老方面,推进“一街镇一中心、一村居一站点”建设,构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点联动发展的“1+N”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成75家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集喘息服务、康复护理、服务转介等功能于一体,较好地为老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年底,可实现全市街道、镇100%全覆盖。
针对老人“如何养得好”的问题,无锡民政系统重点聚焦老人需求最迫切的医养结合、惠老助餐等领域重点发力。
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以“三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为老年群体送上身边、家边、周边的医养结合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能”,全省率先支持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公立护理院,并纳入医保;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增效”,针对老年人“家门口看病”的现实需求,探索打造“毗邻建设型、深度融合型、辐射延伸型”等三种“养伴医”建设模式,有效实现了家门口养、医资源的就近链接、协同供给;推进呼叫服务中心“增速”,全国首创开发“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9大类政府保障类服务(如家庭病床申请、长护险申请、援助服务申请)及7大类紧缺性社会化服务(如陪医就诊、康复理疗、辅具租售),为老人提供多元医养服务选择。
惠老助餐方面,通过构建“街道(镇)区域性助餐中心+社区(村)助餐点+送餐上门”三级服务网络,努力推动助餐服务可及;聚焦老人非常迫切的“跨区就餐”难题,出台了《无锡市级“锡心香伴”惠老助餐补贴实施细则》,省内率先实现户籍老年人跨区就餐由现居地市(县)区、街道(镇)保障到位,使人户分离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惠老助餐的实惠;围绕如何提供营养美味餐食的问题,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助餐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出台《无锡市惠老助餐服务机构赋星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安排32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助餐中心运营补贴,将服务人次数与运营补贴挂钩,实现“做得好、补得多、可持续”。
聚焦如何高效服务老年人的问题,大力探索科技创新、智慧助老。比如我们聚焦老人“医、康、养、护”等服务场景,引育发展了一批科技型、应用型养老企业,研发一批养老科技创新产品,提供更加精准、智能的养老服务,如推动“肌肉外甲”可穿戴机器人、养老机器人等科技产品在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落地应用。同时,利用新兴技术推动服务升级,推进AI、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实现养老政策一目了然、养老设施一站获取、养老服务一键申请,让周边老年居民享受技术升级带来的便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