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丹阳校园急救培训让 “救命术” 触手可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1 18:09:00
扬子晚报网9月11日讯(通讯员 邓慧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新学期开始,校园处处洋溢青春活力,守护师生安全的 “防线” 也同步筑牢。9月4日,丹阳市急救指挥中心携手市人民医院,先后走进丹阳市华南实验初级中学与丹阳市实验学校,为两校初一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护航青春‘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将实用急救技能送到学生身边。
现场
今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此次培训紧扣这一主题,以“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展开:理论课堂上,急救讲师结合校园常见的跌倒扭伤、异物卡喉等场景,用通俗语言解读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关键意义,细致讲解心肺复苏(CPR)的按压深度与频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贴放与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发力技巧,让抽象知识变得易懂好记。
现场
实操环节更是精彩纷呈。两校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有序来到实操练习区。大家围着急救模拟人,眼神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期待。在讲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们轮番上阵练习。有的学生小心翼翼地跪在模拟人身边,双手交叠,按照标准姿势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随着 “1、2、3……” 的计数声,按压动作逐渐变得熟练;有的学生专注地学习使用 AED 模型,从打开设备、粘贴电极片到按下除颤按钮,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还有的学生两两一组,模拟异物卡喉场景,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发力技巧。讲师穿梭在各组间,目光专注地观察着每一名学生的操作,一旦发现按压位置偏差、呼吸衔接不连贯等问题,便立即上前手把手纠正,手把手调整学生的手部姿势和力度,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规范动作。华南实验初级中学 1800 余名新生认真投入,实验中学 800 余名学生专注训练,现场既有学习又有互动,秩序井然。
现场
“不仅学会了救命技能,遇到紧急情况也不慌了!”参训学生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丹阳市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将“生命教育”融入开学季,为青春安全添上重要保障。中心还将以“世界急救日”为契机,将急救培训延伸到社区、机关、农村等更多领域,让急救技能真正“救”在身边,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现场
丹阳市急救指挥中心作为此次培训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在保障区域内应急救护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拥有标准化的指挥调度大厅,大厅内配备了先进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实时接收全市范围内的急救呼叫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系统精准定位就近的救护车位置,快速调度事故地点附近的急救车辆。通过指挥调度系统科学调度,优化了急救资源配置,提高了院前急救响应速度。
现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心积极推进“智慧急救”建设,重点打造远程医学指导体系。该体系通过高清视频传输设备、移动急救终端等技术手段,构建起 “急救现场 - 指挥中心”远程视频医学指导绿色通道。当报警人员在现场遇到紧急急救场景时,急救中心调度员可通过拨打报警电话实现远程视频医学指导功能,实时提供专业医学指导,报警人通过视频医学指导规范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操作,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及时开展自救互救,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急救中心设有急救培训教室,教室内配备了齐全的急救教学设备和模拟器材,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急救培训需求。该中心设有9个急救站点,其中城区4个,农村5个,构建覆盖城乡的院前急救网络,确保紧急救援队伍快速抵达现场,提升了全市整体急救效率和急救质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