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潮人出街Buff,镇江承包了!
来源: 镇江发布
2025-09-11 17:46:00
走进江苏丹阳鸿晨集团
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
仿佛进入了一座未来工厂
机械臂在无尘操作间里
精准挥动
自动感应运输车
穿梭于楼层之间
将镜片半成品
快速投递到下一道工序
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
记录着车间里每一块镜片的
研磨精度
“我们今年引进了国内首台最快的车房研磨设备,利用智能算法,镜片研磨可以控制在微米级别。”公司关务负责人张艳边查看生产数据边介绍。近年来,鸿晨集团申请了30余件专利,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过去我们以贴牌代工为主,现在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出海,正在逐渐掌握更多话语权。”镇江海关驻丹阳办事处综合业务科科长易斌介绍,今年前7个月,镇江眼镜及零件出口31.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丹阳占28.5亿元,同比增长5.4%。
在丹阳泽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分拣车间,拣货员在装有4000款眼镜架的货架间快速穿梭。订单打印机持续运转,每天超过5000份订单在这里完成分拣、加工、包装,上万副眼镜通过空运发往全球。
“这种镜架是数量最多的爆款,几乎每天都要补货。”拣货员吴胜辉指着堆满的订单单据说,海外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高涨。
“和传统外贸不同,我们主打跨境电商的直销模式。客户在网站上下单,上传验光数据,我们在国内完成加工,一两天内发货。”企业行政经理孙国庆介绍。
泽鹿光学的成功秘诀在于“快时尚”。公司团队紧盯北美市场潮流,每一季推出数百款新眼镜,色彩大胆明快,款式紧贴年轻消费者需求。公司还推出“一键试戴”功能,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就能模拟佩戴效果。凭借这种创新体验,公司在北美积累了500万粉丝,今年前7个月出口眼镜超100万副。
丹阳眼镜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关的支持与服务。镇江海关驻丹阳办事处通过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原产地签证、产品取样检测等难题。
“我们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已经促成70余家眼镜企业入驻跨境电商产业园。”易斌介绍,海关还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服务,组织RCEP政策宣讲,指导企业用好国际规则,帮助开拓日韩、东盟等新兴市场。
企业也从政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数字化渐进镜片、个性化定制镜片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今年前7个月,出口同比增长26.1%。”张艳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品质,海关在政策帮扶、跨境电商引导、原产地政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也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图为:镇江海关关员在企业分拣仓库调研产品情况。陈丹军/摄
丹阳,这座长江下游的小城,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1600多家眼镜相关企业集聚于此,年产镜片近8亿片,占据全球镜片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智能制造车间鳞次栉比,丹阳眼镜产业完成了深刻蜕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镜片、镜架,到镜布、镜盒,一副眼镜的全部环节几乎都能在这里完成。如今,“丹阳眼镜”已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我们是世界工厂,现在要成为全球品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智能制造让产品更精密
跨境电商让市场更广阔
政策红利让企业更轻装
丹阳眼镜
正以一副副“清晰的镜片”
折射出中国制造的
创新活力与全球视野
点赞!
来源:镇江日报(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梅莹 宫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