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活泼泼的语文课堂长啥样?南京秦淮区这场教研活动给你答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5 20:58:00

11 月 5 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区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主题研讨活动暨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在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举行。活动通过课堂观摩、案例剖析与深度沙龙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活泼泼的语文课堂新样态。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教师温芸芸带来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故宫博物院》。课堂上,温老师巧妙融合线上故宫全景资源与线下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围绕“为谁规划路线”和“游览目的是什么”等具体任务,筛选信息,完成个性化路线设计与介绍,呈现出“活泼泼”的语文课堂模样。

课题主持人宋非以《混合式学习:走向支持个性成长的新课堂》为题,全面展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现场,六个切片式案例依次精彩呈现,全方位展示混合式学习在不同课型中的实践成果: 戴丹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引导学生将思维的焦点从“行为表象”转向“推理内核”;杨雯茜老师的古诗《从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将其与其他边塞诗进行对比阅读,领会诗歌的意境;柳玥老师在《列那狐的故事》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借助豆包画出四格漫画,为故事创编新结局,展现了技术赋能和高阶思维;在赵菁菁老师的《神话创编》课上,评价方式生动而具体……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和石鼓路小学的高曦希、孙雨萱两位老师通过线上直播共同执导的习作课《记一次游戏》成为当天一大亮点。瑞北学生从读者视角点评石小学生习作,如指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为具体的动作和神态细节,让画面更生动。这样的交流激发了全班对“如何把精彩之处写清楚”的深入探讨,让思考在碰撞中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主题沙龙《师者重塑:从“讲台中心”到“学生C位”的破与立》中,课题组教师围绕角色转变、方法突破与专业成长展开深度对话,展现了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自觉觉醒与专业力量。

新书发布环节,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市电教馆副馆长凌嵘、 南京市教研室研训员梁俊、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刁晓蓓等嘉宾共同为新书《活泼泼的语文课——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思维型课堂设计》揭幕,并向乌海市海勃湾区教育代表团、百校千师手拉手学校、城乡共同体学校、集团校及工作室代表赠书。该专著系统梳理了课题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参考。

为什么要开展“混合式学习:构建儿童思维成长的小学语文课堂”这项研究?南京市小学语文宋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副校长宋非表示:“我们走过上百间课堂,目睹了这样的矛盾:孩子们眼里闪烁着渴望思考的光,却在重复练习中逐渐暗淡。我们希望通过一场实验,来守护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思考轨迹’。这场实验不仅是把课堂搬到线上,而是用技术点燃一场教学范式的革命,这场变革的本质,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它关乎我们是否愿意把课堂还给孩子,是否敢于在技术洪流中坚守‘人’的成长。当我们不再满足于培养“记忆的容器”,当我们真正成为思维生长的守护者,那便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