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星光好老师第二季⑦】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彭小虎:践行行知精神,构筑教育新生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4 17:20:00
【开篇语】
师者如光,微芒亦能致远。在南京建邺的教育“星空”,闪耀着许多星光好老师,他们用热爱和坚守,用专业与智慧,点亮学子的成长之路。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建邺教师风采,即日起,“星光建邺第二季·新时代好老师”将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建邺教育发布陆续上线。
他是师生眼中知行合一的“引路人”,是孩子心中“爱笑的大朋友”,也是家长心里暖心陪伴的“守护者”。从教以来,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支部书记、校长彭小虎带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刻领悟,在建邺这片教育热土上,用心浇灌出“生活即教育”的生动实践,让“教学做合一”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命力。
实践创新
让教育改革推动办学发展
![]()
怀揣着“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朴素信念,彭小虎在教育领域深耕不辍。2005年,已在南京市晓庄学院任教的彭小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申请到建邺区担任校长。“如果研究成果不能影响教育实践,那还有什么意义?”这个决定开启了他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建邺教育实践结合的探索之路。
在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教育改革随处可见:语文教学颠覆传统,鼓励孩子先阅读再认字;初中部推行独特的“学科分层”机制,通过学生申请、家长确认、教师建议、同学投票,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其中,基于生命成长的“三段式”学制更是学校的创新之举。1-4年级聚焦孩子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重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户外活动;5-7年级重视扩大阅读和社会交往;8-9年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他们能力的提升。”彭小虎说。
“彭书记提出了‘达到即是’的原则,学生只要达到标准即可获得荣誉,没有名额限制。”三年级语文老师、教科室副主任朱姝解释道,“评价的核心作用是激励,是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努力中获得自我价值感。”看着学生为了获得“阅读小桃子”勋章,纷纷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坚持阅读打卡,老师们十分欣慰,“他们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是任何外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守望成长
他记得每个学生的名字
![]()
“彭书记是有情怀的实干家,他总把陶行知的理念变成我们能摸到的日常。”九(1)班学生张嘉溪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开学后的体能训练:“当时大家还没适应,彭书记就陪着我们跑,这让我们觉得,他是真正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大朋友。”
![]()
在谢诗姌心中,彭小虎不仅和蔼可亲,还有着令人惊讶的记忆力:“他记得每个学生的名字。有一次在食堂,他特地问我航模比赛的情况,那种被关心的感觉特别温暖。”这样的温馨也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我们班的学习积极性,彭书记跟我们分享了他英语学习的故事。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靠努力赢得的。”
“研课时,彭书记更像是备课组的一员。”朱姝老师回忆,在准备《汉字文化:矢》一课时,彭小虎强调要将能力训练贯穿始终。最终,这节课从猜字源、赏书法到解字谜,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受到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家校共育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
![]()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彭小虎说:“只有当学校、家庭、社区真正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营造完整的成长生态。”为此,学校精心设计了“一日随访”“共同抚养”“亲子共读”等系列活动。
![]()
![]()
“我与学生和家长共读《非暴力沟通》两三个月,从读书打卡到线上分享,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初三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何琴表示,“亲子共读”活动是让家校关系变得更紧密的纽带,家长们纷纷敞开心扉:“以前孩子做错事,我第一反应就是骂,现在会先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委屈’”;有学生也在分享时说:“妈妈现在会听我把话说完,不会动不动就打断我了,我愿意跟她聊学校的事了。”
“一日随访”活动更是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走入父母真实的职场生活。学生小浩(化名)跟随经营洁具店的妈妈工作一天后,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妈妈每天要站这么久,要对每个顾客微笑那么多次。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总是腰酸背痛了。”这样的感悟,不少家庭里发生着——有的学生跟着爸爸跑外卖,知道了风吹日晒的不易;有的跟着妈妈做会计,明白了算账的严谨,“孩子的理解,是最好的教育成果。”
![]()
如今,走在今天的陶行知学校校园里,处处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低年级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奔跑,中年级学生在社团中探索兴趣,高年级学子在项目中承担责任……“我觉得教育最终是促进人的自身的完善。我希望我的这些思考能够对教育的实践能够产生一定的意义。帮助老师、帮助家长、帮助学生。”在彭小虎心中,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不仅是一所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一片让生命自由生长的沃土。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在丰富的体验中发现自己,在自主的探索中成就自己。
通讯员 谢伟 肖云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少年志编辑 夏诗怡
编导 徐彬雯
视频 张华纬 吴伟龙
视觉 范林珍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