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金牌是对多年热爱的回响!江苏学霸分享竞赛道路的艰难与风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4 21:55:00

近日,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第39届化学竞赛决赛获奖名单陆续出炉公布。在物理竞赛中,江苏省代表队9人获得金牌,其中南师附中7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海门中学各1人。来自南师附中的张彧恺、马九思、何轶博和惠子杭四位同学荣列国家集训队名单。

化学竞赛中,江苏学子6人斩获金牌,其中南京外国语学校2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江苏省天一中学各1人。学霸秘笈新鲜出炉——

他对化学的兴趣源于一张元素周期表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1)班李树文在第38届和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两次获得金牌,并荣幸地跻身全国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对化学的兴趣源于小学3年级时看到的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并幼稚地想成为门捷列夫那样的化学家。这颗种子在南外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萌芽。初三下学期,我开始自学化学竞赛的内容,一学期的时间看完了两大本无机化学,暑假时获得机会参加了我们学校的校队培训,由此真正踏入化竞这条有趣又艰辛的道路。”李树文告诉记者,“在教练团队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从元素化学到物理化学,从大量阅读文献到反复刷题,我从小白渐渐入了化学的大门。经过一年的课余校内系统学习和假期短暂的外培,在第38届的国初赛中,我以第2名的成绩入选江苏省代表队参加了决赛,并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可这并没有达成李树文的最终愿望,他决定继续参赛。“如果没有入选国家集训队,我将要直面回归高考的压力。好在我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尤其是我的教练盛老师对我关怀备至,不仅在学业上给我指导,在我陷入焦虑情绪中时,他不厌其烦地开导我,劝解我,安慰我,让我大大缓解了紧张的情绪。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在第39届国决赛中,我终于得偿所愿。”李树文说,“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南外化竞团队对我的培养,我的班主任唐老师以及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我对化学的热爱,在未来的学习中努力奋斗,真正成长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

“失败是常态,但我对化学的热情从未磨灭”

不同于多数同学,南外另一位金牌得主秦怀对化学竞赛最初的认识来源于有机化学。“翻开厚重的教材时,我立即为其中丰富的反应和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所吸引。那时我想,哪怕只有微小的可能,这样的研究和发现,能否由我来继承和发展呢?”

“学习竞赛的过程并不容易,常常需要在众多书籍中提炼精华,在无数的练习中精进技巧。即使有充足的准备,失败也是常态。但是,我对化学的热情并不因此磨灭。高二的初赛,我获得了省一等奖。这使我坚信自己有能力更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境界。”秦怀说,“高三冬日的全国决赛场上,我的心情并不紧张。我明白自己的学识已经足够应对决赛,临场发挥才是决胜的关键。最终,在不同寻常的试卷考验下,我仍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得到这块金牌,不止依靠我自己的努力。我要感谢并肩作战的同学们,回忆起为一道有机机理题争论到深夜的日子,我明白是他们让这条不同寻常的路变得不再孤独。更要深深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总是在我困顿时轻轻点拨,在我动摇时给予信任。”

“这块金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让我知晓,对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我究竟能走到何处。那些看似遥远的星辰,我也将奋力摘取。”

重复与练习是制胜的关键,学会取舍

“得知自己拿了金牌,我是兴奋的,但心中却并不惊讶,我想这应该是两年努力所换来的必然结果吧。”江苏省苏州中学陆奕炜说,“学习竞赛的过程是有些枯燥的,徒有兴趣与热爱并不能让你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发挥出水平,重复与刻意的练习才是制胜的关键。在上百套模拟题的重压之下喘过气来,你才能够在实战中游刃有余。”

陆奕炜说,学习竞赛的另一重点则是学会取舍。整体而言,平衡高考与竞赛是无法避免的难关,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而往细微处看,考场上的取舍也是争取时间的重要方法,要学会适当放弃复杂的问题,将该拿的分拿到手。

“竞赛这条路是艰难的,但是仍有不少让人震撼的美景,当我一路走过,一路欣赏物理之美,便不觉接近了终点。希望我能在之后的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自己,尽早进入心仪的大学,给自己的竞赛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感谢辛勤培育我的老师,和我并肩奋斗的伙伴以及永远支持我的家人。正是因为你们的陪伴与付出,我才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金牌是对多年热爱的回响”

苏州中学高三学生蒋霁青在分享化竞夺金感想时说:“在闭幕式上拿到这枚奖牌时,我的心中更多的是平静。化学竞赛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有一段距离,又不可分割。缘分始于‘调剂’,三年以来有探索新知的喜悦,也有考试失误的失落。我不会忘记翻译阅读英文材料的那些晚上,也不会忘记和同学一起留校写卷子的时光。最终结果虽有遗憾,但在一路走来的风景面前微不足道。我要感谢教练们、家长的支持,也感谢和我同行的同学的陪伴。”

江苏省天一中学王邹睿是资优教育中心培养的优秀学子,五年的天一时光为他参加化学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及此次夺金,他表示:“这块金牌是对多年热爱的回响。因为热爱,所以愿意付出行动;因为坚持,所以每日练习不曾间断。我的竞赛生涯,没有遗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