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7月以来急救16例溺水患者!专家提醒,戏水背后小心危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0 20:46:00

炎夏酷热,游泳玩水成为消暑首选,但戏水清凉背后暗藏溺水危机。据南京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7月以来,共接到16例因溺水需要急救的患者。郊区水库、河道等野泳场所事故占比超七成。“这些水域水下环境复杂,暗藏陡坡、暗流,且缺乏安全防护设施,是事故高发区。”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专家沈佩介绍。

科学施救,牢记“安全第一”

据悉,7月5日,玄武湖公园就发生一起溺水事件,所幸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员及时赶到,通过规范急救挽回生命。

专家提醒,确保自身安全是实施溺水救援的前提,首先施救者必须熟悉水性,还须具备专业的救助知识,千万不要轻易下水救助,可以选择地面救援,比如及时拨打求救电话,请求专业救助。

地面救援时,要科学救援,可就地取材,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向落水者,让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边。拖拽救援时,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水中救援时,最好从背部把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迅速将其拖上岸。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发现溺水者口腔有水草泥沙等异物,应快速清理,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是还有正常呼吸,可将其侧卧,使得口腔异物可自然流出。同时将其身体擦干,覆盖干衣服保暖,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

如果失去正常呼吸,应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是救护车赶到现场。如果现场能取到AED,应立即介入AED。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溺水者是否还有呼吸,任何情况都不要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控水,如倒挂奔跑、膝盖顶腹等。一般情况下水不会成为阻塞呼吸道的异物,但控水过程有可能导致其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还可能延误宝贵的心肺复苏的时机。最后,不管溺水者是否恢复呼吸心跳,都应该送医进一步检查,以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收好“四字经”,织密安全防护网

1、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时,家长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若无法亲自看护,应委托可靠的成年人代为照看,切勿交给未成年人。多人看护时,需明确指定看护人。

2、消除隐患:定期检查并清空家中的蓄水容器,可用加盖子、安围栏、装门栏等方法,将水源与低龄儿童隔离。

3、安全教育:选择有资质的游泳或玩水场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学会自救和施救。教授学龄儿童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4、防护装备:选择专业的游泳漂浮装置,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务必穿戴救生衣。

5、关注天气 :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避免前往水边或进行水上活动。

通讯员 国立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