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货车司机遇车祸,抢救时竟在胸口发现蜱虫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0 20:43:00

2025年5月30日晚,货车司机张师傅(化名)像往常一样行驶在快速路上,突然方向盘猛地一抖,像压到了大石头,同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张师傅意识到:“车子爆胎了”,便停下车来更换车胎。张师傅一时大意,忘记在车后设置三角警示牌,后面的车反应不及时撞了上来,将张师傅连人带车撞进路边绿化带,导致张师傅全身多处骨折、内脏损伤,被紧急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抢救。

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开放性骨折部位的清创术、肘关节固定……历经5小时的急诊手术,张师傅带着呼吸机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命悬一线。

火眼金睛:蜱虫化身“黑痣”暗藏“杀机”

5月31日凌晨2:30,重症监护室(ICU)左祥荣主任医师团队立即接手为张师傅展开进一步救治。呼吸机辅助通气,封闭式负压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调节免疫、保肝护胃、输血……医护人员悉心为张师傅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护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6月1日晨,ICU护士曹思洁为张师傅做全身护理时,发现他左胸乳头处有一颗“黑痣”不太对劲:灰褐色边缘、中央发红,轻触有硬块。她果断用瞳孔笔细看——“黑痣”竟在微微蠕动!这正是一只吸饱血的蜱虫!

由于ICU患者病情较重,许多人无法正常表达,这就格外要求医护人员悉心观察患者体征:一次轻微的肢体抽动,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病情信息。蜱虫虽小,却能传播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和原虫等约146种病原体,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立克次体感染、斑点热、出血热等疾病,严重时可以致命。若不及时取出,蜱虫可能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对重伤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曹思洁迅速将情况汇报左祥荣主任医师。左祥荣立即行动:先使用酒精将虫子麻醉后用消毒的镊子贴近皮肤小心翼翼地夹住蜱虫的头部沿着垂直皮肤的方向把蜱虫夹出,确保蜱虫口器完全取出,没有折断在皮肤内,然后迅速将蜱虫送检,同步抽血排查蜱传病毒如布尼亚病毒等。万幸的是,张师傅暂时还没有感染蜱虫相关疾病。经历多次清创手术、呼吸机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治疗,ICU团队在奋战16天后,张师傅脱离生命危险被转入骨科。

入夏高发:野外活动需警惕“蜱虫”!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ICU左祥荣主任医师表示: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是一种体外寄生虫,通常栖息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它们以吸宿主血液为生,在吸血过程中,可能会将自身携带的病原体传播给宿主。张师傅也正是车祸后接触绿化带中招。被蜱虫叮咬虽然没有痛感,但却可能致命。

左祥荣主任医师温馨提示,进入蜱虫栖息地如草丛、山林等后,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衣服,扎紧裤腿和袖口,减少蜱虫叮咬机会。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活跃地久留,户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身上是否有被叮咬,重点检查头皮、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随行的宠物也要检查是否有无蜱虫。若发现被蜱虫叮咬,建议有条件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若被咬后出现高热、乏力、瘀斑,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接触不明发热患者时,严格穿戴手套、护目镜。

通讯员 周晶 舒心 姜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