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首例落地!“政企社” 联动构建肺癌救助闭环模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17:58:00
扬子晚报网11月20日讯(通讯员 黄为民 蔡钰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11月14日,在扬中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病房内,一场温暖的慰问正在进行。73岁的郭老太的家属从威腾电气集团工会主席赵月琴手中接过了5000元“肺癌手术困难补助”现金,她紧握着对方的手,连声道谢:“谢谢威腾,谢谢医院,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这一幕,标志着由威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中市人民医院、麦田慈善基金会三方共同构建的“肺癌早筛+手术补助”区域性大病救助闭环模式,成功完成了首例救助,从公益构想走进了现实。
![]()
现场
早筛发现“沉默病灶”,公益干预跑在病情前
老人是扬中市三茅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平日里身体硬朗,种菜、打扫家务都不在话下,连轻微的咳嗽都没有。她正是“威腾健康惠·护肺万人行”肺癌早筛公益项目所要寻找的“沉默的”高风险人群。10月底,在社区组织下,她参加了该项目的免费CT筛查。
检查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她的右下肺有一个部分实性结节,边缘有毛刺。扬中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建议进一步诊治。11月4日,由马祯凯主任主刀,为郭老太实施了单孔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病理确诊为“右下肺粘液腺癌”。由于发现极早,手术切除,老人预后良好。
一场手术三重保障,“政企社”联动解难题
手术成功带来了希望,但费用问题也曾让这个家庭眉头紧锁。郭老太一家三口,儿子身体欠佳无固定工作,全家仅靠老伴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虽有农村养老保险,但面对大病手术的自费部分,仍感吃力。
幸运的是,他们正好符合“威腾肺癌手术困难补助”的条件。该补助由爱心企业威腾集团出资设立,专项用于帮助在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本地困难肺癌患者。扬中市人民医院作为医疗执行方,负责筛查、诊断、手术并初步筛选补助对象。麦田慈善基金会则发挥其专业优势,在患者术后进行独立的家庭经济状况审核,确保公益金精准、透明地发放。
“我们联合设立这个补助,就是要践行‘发现一例、救治一例’的承诺,不让一名困难群众因费用问题延误手术。”威腾集团工会主席赵月琴在慰问现场表示,“作为本土上市公司,回馈家乡父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扬中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彬补充道:“这个项目构建了从‘早筛’到‘诊断’、‘治疗’、‘资助’再到‘术后关爱’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我们不仅治病救人,也致力于减轻患者的经济与心理负担。”
多元共治“扬中模式”,探索区域性救助新路径
威腾集团连续多年位列扬中市“三十强”榜单,是该市推动产业强市的“领头羊”,同时也是助力群众健康的慈善先锋、乐善好施的企业楷模。2024年1月,“威腾健康惠·护肺万人行”扬中市肺癌早诊早治公益项目正式启动,由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市人医捐赠公益项目金,由市人医、市肿瘤防治研究具体负责实施,计划花5年左右时间筛查8万人。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为18658位40—74周岁常住居民完成肺部低剂量CT筛查,检出疑似肺癌237例、肺结节16568例。
据悉,此次成功救助郭老太,是该项目自2024年1月启动以来,帮扶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它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出资、医院服务、社会参与”的健康治理新路径。
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转,为解决基层群众“平常轻视”与“发病畏惧”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扬中样板”。其创新性在于:
精准靶向:聚焦肺癌这一高发重疾,锁定40-74岁无职工医保的困难常住人群。
流程闭环:将公益救助无缝嵌入标准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入院即知、术后即审、合规即补”。
权责清晰:企业出资、医院救治、基金会审核,三方各司其职,形成高效、透明的公益链条。
慰问结束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康复的希望与社会的暖意。在她身后,一个由爱心企业、公立医院与慈善组织共同编织的健康保障网,正为更多扬中百姓兜住生命的希望。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