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快快评|让“老师”成为崇高精神的认同

来源: 现代+

2025-09-11 18:52:00

  “我是百万富翁又怎么样呢?”“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的。”“下辈子,我还要当老师。”又是一年教师节,我们再次被叶连平老师的话深深击中。重温叶连平老师感人肺腑的话语,我们不禁思考:在这个称谓背后,承载着怎样的重量与荣光?

  叶连平老师用一生诠释了“老师”二字的真谛。97岁高龄仍坚守三尺讲台,扎根乡村教育一线数十载,退休后自费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免费为孩子们补习功课。叶老师曾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抢时间为孩子们多上一节课。”这不是一句普通的工作感言,而是一位教育者用生命写就的誓言。

  “老师”这两个字,不该只是讲台上的身份,真正如叶连平老师般,将教育视为使命者,才配得上“老师”这一神圣称呼。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这块基石的铸造者。我们需要更多像叶连平老师这样的教育者,更需要一套真正“识良驹、护栋梁”的社会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改善教师待遇,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同时建立更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要把“尊师重教”写在文件里,更要落实在细处,让每一位老师的付出都不被辜负。

  今天,我们致敬叶连平老师,也致敬所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愿“老师”二字不再只是一个职业标签,而成为社会对一种崇高精神的价值认同。当我们呼唤“老师”时,呼唤的是知识、是美德、是希望,更是这个民族未来的样子。

  叶连平老师用一生证明:教育不是牺牲,而是获得;不是负担,而是喜悦。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从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剧英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生命最大价值的幸福之人。这或许正是“老师”二字最动人的内涵。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槿色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