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热点|“最强”暑期实践,深圳14岁少年7天登顶两座超5000米高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1 17:12:00
图为李子轩攀登雪峰
眼下又到开学季,教室里又迎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然而,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来自广东深圳福田区翰林学校的14岁少年李子轩,却在7天内分别登顶了青海海拔5005米的岗什卡雪峰和西藏海拔6334米康美龙雪峰。滑溜的冰川、厚厚的积雪、窒息式的缺氧、高原反应……在经历了一系列极端天气和环境的磨练后,他完成了作为一个初中生从叛逆到自信的蜕变。
“攀登这么高的雪峰,对于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经历这次登山后,他明显变得更自信,跟人交往交流时透露出的自信,我能感觉到,他长大了。”作为儿子登山启蒙者及领路人,父亲李春生笑着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8月6号出发直到8月12号晚,历时7天,14岁的儿子在7天内登顶两座山峰,算是完成了登山界“14+7+2”的小目标。
图为李子轩攀登雪峰
深圳14岁少年登顶5005米雪峰,完成极端天气与环境考验的“首秀”
“我儿子8月30日年满14岁,开学上初三。”李春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们原本计划暑期挑战位于青海可可西里的玉珠峰,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封闭,临时决定攀登岗什卡雪峰。
据李春生介绍,位于青海门源县的岗什卡雪峰有三个山峰,最高海拔是5200多米,主峰和二峰被封,他们只能选择攀登第三峰。
“8月6日到达青海后,我儿子的状态挺好的。到了门源县后,先在海拔2800米的地区做适应,第二天进入岗什卡景区,开始登山。”李春生向记者回忆,父子两人加两个向导,坐中巴车行进约4公里后,开始徒步登山。
各自背上随身装备,雇一匹马驮上其他装备,徒步3.5公里,花了100分钟到达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李春生又对儿子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训练,比如针对山峰上的冰川,熟悉使用冰爪行走等。
图为李子轩登顶岗什卡雪峰
凌晨4点多出发时,碰上了雨雪天气,沿着雪线、碎石一路前行,遭遇4公里长大冰坡,全程穿上冰爪前行,爬过一段约60度的冰坡和碎石坡,又遇到一段冰裂缝,需要使用绳索和推动上升器网向上爬,最终在上午7点多到达了海拔5005米的山顶。
“登顶之后,我们便快速下撤。9点钟下到大本营,进行体能补充后,又徒步向下,走到景区时已是中午12点。”李春生说,“首秀”圆满,当他和儿子返回西宁后,发现他竟然显得挺轻松,仿佛高海拔及严寒天气对他影响不大。
图为李子轩和父亲穿越碎石山段
完成登山界“14+7+2”的小目标,14岁少年仿佛一夜长大
事实上,带领儿子登山的李春生并不普通,他也是一个登山大牛。他曾在2018年5月16号登到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000米的山顶之上,登过海拔8163米被称为世界第八高峰的马纳斯鲁峰;两次攀登昆仑山东段最高峰玉珠峰,登过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和欧洲的最高峰厄尔布鲁斯……
李春生告诉记者,他组建了一个曾经登顶过珠峰的群,共有435人。他称,对于一个登山人来说,也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14+7+2”,即登顶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并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
“我就想到我儿子14岁了,已登上过岗什卡峰,如果在7天内让他再登上一座峰,不也是完成了一个小型的‘14+7+2’嘛。”李春生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为帮儿子完成这个小目标,他决定一鼓作气,带领儿子登顶西藏海拔6334米康美龙雪峰。
图为李子轩攀登穿越冰川
李春生向记者回忆,登顶康美龙雪峰比起岗什卡峰要难太多了,雪更大,山更陡,需要的装备不同且更多。为此,第二天他们赶到西藏拉萨,休息一晚后于次日开车7个小时到达日喀则海拔4600米岗巴县休整。
第二天凌晨5点多,李春生父子和一个朋友在一名向导的带领下出发。“又碰上不好的天气,下着鹅毛大雪,车辆开至海拔5700米时开始徒步。”李春生说,长距离的碎石路后又遇上约7公里长的斜坡,雪很大,踩下去淹没了膝盖,只能循着前面人留下的脚印前行。
“我儿子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高的海拔、恶劣天气及深入膝盖的积雪,非常不适应,速度也慢了下来。”李春生告诉记者,可能是岗什卡雪峰的拉练,儿子虽然慢一些,但仍能坚持。
第一次登康美龙雪峰的李春生和朋友先一步到达顶峰,儿子则在向导的陪同下,在后面亦步亦趋,艰难前行。
李春生告诉记者,“我和朋友在山顶找到6334米标示木牌后,也等了儿子一个多小时,期间不停地用对讲机鼓励他。当时就想,我必须等他,如果下撤遇到儿子,他肯定会跟我一起下山,我锻炼他意志的初衷也就半途而废了。”
“当时雪大雾大,能见度不足5米。向导跟我儿子说,你爸爸在上面等的时间如果太长,会导致失温,很危险,儿子立马鼓劲努力向前。”李春生回忆,登顶的最后一段距离是他和向导扶着儿子向前走,三五十米就要休息一下,但他能感觉到儿子的坚持。
四人在山顶汇合时,已是8月12日下午2点多。在拍下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和视频后,快速下撤,安全返回。
图为李子轩攀登雪峰
一次山野清洁他与登山结缘,鼓励教育让孩子爱上登山
“7天2座雪山,一座5000米,一座6000米,这是他的一个历练。”李春生告诉记者,儿子李子轩与登山结缘始于一次公益活动。
两年前,李春生带着儿子参加了深圳登山协会举办的一次山野清洁活动,就是带着孩子们到当地海拔较高的塘朗山捡拾垃圾。两天后,组织方说要给三名孩子发环保小卫士奖状,但条件是要到深圳当地第三高峰梅沙尖山顶领奖。
听说有奖状拿,李子轩非常高兴,当即和父亲赶到了山顶,开心地领取了奖状。付出就有回报,下山时,李子轩和父亲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以后想要什么礼物,就陪父亲登一次山。
有一次,李子轩想要买一辆2000多元的自行车。“我提出他必须陪我登完深圳十峰,他果断同意,并利用周末的时间,一个多月就登完了十座山峰。”李春生回忆,儿子冒着37摄氏度高温登完最后一座山,让他看到儿子的登山潜质。
鼓励加奖励是刺激儿子登山的法宝。李春生笑着说,比如,这次登顶两座雪峰,共奖励600元。“但在登康美龙最后阶段,他实在走不动了,在对讲机中他对我说,老爸,你得给我加奖励,多加200,行不?”李春生干脆地回答,成交。随后,他看到儿子像加了油一般,脚下生风,朝着目标山顶奔来。
年仅14岁就登顶如此高度的雪峰,会不会有危险呢?李春生说,妻子并不知道登山的危险,只是鼓励儿子多历练。自己作为登山爱好者,算得上半个专家,季节性、装备及保障等,充分考虑了安全性。
图为李子轩攀登雪峰
四个月攀岩与每天跑步10公里是“底气”,未来将挑战登顶珠峰
当问起攀登雪峰的感受,李子轩告诉记者,虽然非常艰难,但自己的梦想是攀登珠峰。
在李春生的记忆里,儿子从小热爱运动,练过篮球,踢过足球,打过羽毛球,精力旺盛。“经朋友介绍,儿子又爱上了攀岩。我对他说,你练好攀岩,我带你去登山。”李春生说,在计划登山之前,儿了已练了四个月的攀岩,又练了半个月长跑,每天10公里,以此加强耐力。
在李子轩的眼里,曾经登顶珠峰的父亲,就是他心中的榜样。“以后遇到困难时,肯定比以前要更有毅力面对,总比登雪山时那种让人无助的困难要小得多吧。”李子轩对记者说,登山之后,收获良多。
而在李春生看来,儿子变得自信多了,甚至突然长大了。比如,儿子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经常顶撞自己。现在父子俩交流得很好,跟攀岩教练沟通也很顺畅。
“他脸上露出的笑容,明显是挺自信的那种感觉。他跟说,登康美龙雪峰时,真不想上了,但听向导说爸爸在上面待久了会失温,他就努力加快脚步。”李春生说,他知道体谅人了,这就是变化。。
在李春生的计划里,未来他将带领儿子攀登珠峰。但对于这个勇敢少年来说,他的回答是,会再次做尝试,坚持并完成自己的梦想。
图为李子轩攀登穿越冰川
专家提醒:未成年人进行极限运动时,需做好万全准备
针对14岁少年李子轩成功登顶两座超5000米高峰一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南京一位曾多次成功攀登雪峰的极限运动专家。该名专家告诉记者,进行极限运动尤其是高海拔登山,需要进行周全准备,对未成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做好万全准备。
“除了前期对孩子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及心理预辅导,出发前还需要进行装备储备,做好登山规划及意外应急预案。”该专家告诉记者,首先,先让孩子进行体能训练,并适时进行登山训练积累经验;其次,要进行适度高海拔的提前预演,让孩子适应不同气候及地形;再次,配备适合孩子的登山装备及能量源,并在相应环境下进行预演;最后,规划合适的时间、地点,并选择专业的向导或者专业机构,提前进行应急预案谋划。
该专家告诉记者,从李子轩成功登顶两座超5000米雪峰来看,其父亲本身就是登山爱好者,有足够的经验外,还做了相应的准备,比如让孩子进行了长跑体验训练,又提前进行攀岩及登山训练,聘请了专业的向导,同时选择在当下这个季节登山,应该说前期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
专家提醒,让孩子挑战极限,或者接受非常规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或者带领下完成,切忌盲目跟风,从事一些未经过评估或者超越父母及专业人士掌控的项目,以免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