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微”改造里的“大”温暖 ——江苏省肿瘤医院细节服务暖人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5 17:57:00

拓宽无障碍通道,让轮椅通行更从容;病区里的治疗车换上静音轮,晚夜间走廊里静悄悄;庭院里的七彩座椅,用一抹亮色点亮患者阴霾的心;护理专科365天的在线指导,远程服务解决居家患者的难题……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里这些悄然发生的“小变化”,正以最细腻的方式传递着医疗服务的“大温度”。

细微之处见温情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庭院中,一排七彩座椅成了特殊的“治愈角”。灰白绿为主色调的院区里,鲜亮的色彩如彩虹般铺展,既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休憩之所,更以视觉暖意悄悄化解着焦虑。不远处,门诊大厅原先有遮挡的玻璃墙已改造成“全景落地窗”,让等待的时光多了几分自然的慰藉。

细节的温度,更藏在对特殊群体的关照里。门诊楼前的无障碍通道拓宽至2米,大的轮椅也通行无阻。住院部病区里,那些“看不见的改造”,同样浸润人心。遮光窗帘更换后,病房光线更显柔和;走廊照明系统优化,夜间灯光不再刺眼;治疗车装上了静音轮,“我夜里睡眠容易醒,以前护士推车查房走廊里会有响声,现在可以安心睡到天亮了。”患者家属李女士的话语里,满是对这份贴心的认可。这些“看不见的改造”,让病房更像“家”。

智慧赋能优流程

“现在看病,不用自己东奔西跑地预约检查,系统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是不少患者对江苏省肿瘤医院流程优化的直观感受。以智慧赋能医疗,用系统提升效率,医院正让精准服务渗透到诊疗的各个环节。

“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理念,在集中式预约检查系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系统基于患者缴费信息自动生成检查预约单,在此基础上患者还可通过手机或院内自助机调整预约时间,全程无需往返科室。退费流程也实现智能化,系统自动核验项目执行情况,患者只需在挂号收费窗口完成一站式退费,彻底解决了“退费难”的痛点。

作为江苏省肿瘤诊疗的标杆,医院以肺结节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突破口,在江苏省肺结节会诊平台的基础上融合智能化跨学科协作平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务。肺结节MDT门诊服务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诊断符合率从91.5%提升至95.41%。同时,医院目前开设了24个病种的多学科诊疗,为肿瘤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保驾护航。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医院自5月开始启动周六专家门诊,11个临床科室开诊。这一举措得到医务人员的积极响应,头颈外科刘方舟副主任带头出诊,连续11周的周六都坚守岗位。周六门诊量同比上升127.14%,为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

全程服务有温度

从门诊志愿服务站的贴心帮助,到病房里“床边办”出院手续,再到365天的在线护理指导,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伴你行”服务,正以全周期的关怀,诠释着医疗服务的厚度。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升级,让患者感受着实实在在的便利:工位从4个增至7个,分诊导诊、志愿服务、医保审核、药学审核等6大板块10项业务“一站通办”。志愿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还会全程陪同80岁以上的无陪老人完成就诊,让就医之路更顺畅。

“这袋药需要冷藏,回家后记得放进冰箱冷藏层。”在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将分装好的出院带药递给患者张女士,细致讲解用法。针对肿瘤患者出院带药多、行动不便的问题,医院正在推广“一站式出院服务”:患者在病房就能完成结账、拿药,无需再跑缴费处、药房,“以前出院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在病区就全办完了,太周到了!”张女士的赞叹道出了患者的心声。

出院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延续关怀的起点。医院不少病区和护理专科门诊建立了365天的在线服务机制,通过微信群、电话回访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从导管维护到化疗反应监测,实时解答康复疑问。“有一次导管回血,我在群里发消息,护士10分钟就回复了处理方法,比去急诊还方便!”家在外地的患者赵先生说。医院还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推出“武侠风”科普短视频,用趣味方式讲解肿瘤护理知识,让专业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医疗服务的温度,就藏在每个细节里。”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宁宏这样说道。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复诊,且不少来自外地,改善一点环境、简化一点流程、多提供一些延伸服务,就能明显提升他们的就医体验。从七彩座椅到AI智能辅助诊断,从无障碍通道到智慧服务,江苏省肿瘤医院正通过一系列“微改造”,汇聚成直抵人心的温暖,践行“永远为患者做对的事”的院训,用心推动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胥林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