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心率飙到250! 1.9公斤重早产儿心力衰竭……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5 15:35:00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无望……4月大早产儿皓皓(化名)反复发作房性心动过速,并发心力衰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幸而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团队协作下,于8月21日实施射频消融术,成功治疗顽固性房性心动过速。

32周出生的小宝宝情况危急!

皓皓是32周出生的未足月早产儿,体重只有1.9公斤。原本应该躺在父母怀中健康成长,可远超常人的心率让他不得不躺在病床,甚至多次进入ICU接受治疗。皓皓出生后即反复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心率最高达到了250次/分左右(正常为120-160次/分),给予治疗后心率有所控制。

但天有不测风云,皓皓后续房速又开始反复发作。长期超负荷的运转让皓皓的心脏不堪重负,心功能衰竭的现象逐渐显现……加之早产、肺发育不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已开始危及皓皓的幼小的生命,情况危急!

皓皓的父母带着他来到省人医儿科就诊。通过系统的检查,皓皓的病因也进一步明确——顽固性房性心动过速,一种并不少见的儿童心律失常。外院也曾给出诊断并给予药物治疗,可皓皓对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没有反应,摆在孩子面前的唯有最后一条路——射频消融手术。

早产心肺功能不全,多学科团队优化治疗方案

但令人揪心的是,皓皓因为早产,存在体重偏低、心肺功能发育不全等情况。直接开展射频消融手术的话,风险比较大,预后效果较差。省人民医院儿科、心血管内科、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等联合开展多学科讨论会,经仔细评估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先优化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案,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及体重增长,待心、肺功能好转,再进行射频消融术。

8月21日,皓皓矫正年龄2月3周,体重5.1公斤,心、肺功能好转,但不能脱离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故决定在全麻下实施射频消融术。

心脏电生理专业组陈明龙教授、陈红武主任医师、张健主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团队完成刺激、标测、消融和验证;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进行插管、麻醉、动静脉置管,全程监测皓皓的生命体征;儿科副主任陆彬彬、主治医师田强等带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时刻观察皓皓的病情变化。


经过电生理检查,皓皓在术中被诊断为起源于右心房冠状窦口的房速,陈红武主任医师在冠状窦口消融后,房速终止!

术后皓皓安全返回病房,心电监护上显示为窦性心律,140次/分左右,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射频消融,为低龄低体重心律失常患儿带来新希望

射频消融是通过股动静脉或颈内静脉等途径,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标测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兴奋点,利用消融导管的金属末端释放可控的射频电流产生热能,使局部心肌细胞干燥坏死,从而阻断异常的电传导,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目前国内外电生理医生行射频消融术常规为大于5岁或15公斤以上的患儿,皓皓为早产儿、肺发育不良、年龄小、心肺功能差。首先面对的是麻醉安全关,其次,小婴儿血管极细,大大增加了穿刺难度。婴儿心腔容积极小,术中还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精细标测确定病灶、精准放电消融等治疗,因此手术难度极大。

此次高危房速患儿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尤其是先进的心脏电生理技术和危重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支持。

通讯员 田强 曹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