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女子声音嘶哑,竟因颅底藏瘤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4 19:36:00

“这两句话,说进了我们心坎里 ——‘颅底精修除瘤疾,仁心巧手护神经’,你们当之无愧!”近日,孙女士在完成最后一次MR复查后顺利出院,家属紧紧握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慧博的手,将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赠予医疗团队,感谢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贴心的关怀,帮助患者战胜高难度颅底肿瘤,重获健康。

患者孙女士(化名)因声音嘶哑于外院就诊,经头颅MR检查发现右侧颈静脉孔区有一大小约22mm×21mm的占位病变。颈静脉孔位于后颅底,位置较深且隐蔽,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虽然显微外科技术、神经影像学及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等相关领域有了很大进展,但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外科治疗目前仍是神经外科领域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孙女士及家人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术前MR示右侧颈静脉孔区大小约22mm×21mm的类圆形占位,考虑为Samii B型神经鞘瘤。

王慧博主任团队接诊后,迅速组织放射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进行讨论,为孙女士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此区域的手术,不仅需要精准切除病变,更需要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稍有偏差,便会对患者带来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如面瘫、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个手术对主刀医师的技术与团队的整体协作提出了极高要求。”王慧博主任说。尽管手术难度大,团队仍坚定地认为凭借精准的术前规划与术中实时监测技术,可以实现“除瘤”与“护神经”的双重目标。

8月13日,手术在王慧博主任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在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系统的辅助下,团队采用“远外侧经髁旁-颈静脉突入路”,以极高的操作精度,从颅外精准定位肿瘤,细致分离肿瘤与周边重要结构,成功全切肿瘤,同时完好保护后组颅神经及大血管,全程未造成任何副损伤,出血量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MR示肿瘤切除彻底。

术后,医疗团队遵循“早复苏、早下地、早康复”的理念,孙女士恢复迅速。术后第3天,她已基本恢复至术前生活状态;第5天复查MR显示肿瘤已彻底切除,无神经功能损伤,顺利出院。孙女士激动地表示:“王主任的‘巧手’不仅除掉了肿瘤,更守住了我的神经功能;整个团队待病人如亲人,真正体现了‘仁心’二字。”

王慧博主任表示:“颅底手术是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高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的紧密协作和术中关键技术的保障。这面锦旗是对我们‘手技’的认可,更是对‘仁心’的褒奖。我们将继续秉持技术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为更多颅底疾病患者提供精准、安全、温暖的医疗服务。”

通讯员 李亚萍 曹娇娇 朱泉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