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会让肺结节加重吗?中医专家:别紧张,但需科学养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20:44:00
逐渐进入秋季,气候干燥,不少人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再成关注焦点。很多人担心天气转凉、空气干爽,会不会让肺结节“趁机作乱”?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
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专家、易可中医院特需专家余安胜教授表示,从中医角度看,秋燥确实易伤肺阴,可能加重肺结节的基础病机,但90%的肺结节实为良性,公众不必过度焦虑,关键是要科学养肺、辨证调理。
秋燥易伤肺,可能加重结节生长“土壤”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燥邪当令,容易耗伤肺津,导致肺气失宣、阴液亏损,出现干咳、咽喉干燥、皮肤干涩等症状。
余安胜教授指出,肺结节在中医属“肺积”“痰核”范畴,多与气滞、痰凝、血瘀有关。秋燥若导致肺阴受损、津液输布失常,则可能进一步形成或加重“痰瘀互结”的病理环境,相当于为结节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因此,从病机上说,秋季燥邪确实可能促使肺结节进展或症状显现,需格外注重润燥养肺。
肺结节≠肺癌,90%以上为良性
很多人一看到报告上的“肺结节”三个字就联想到癌症,实则不然。余安胜教授打了个比方:“肺结节就像是肺里长了一颗‘小疙瘩’,更像人脸上的一颗痣,绝大多数并不可怕。”
据统计,90%以上的肺结节均为良性,常是肺炎、支气管炎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也可能与肺结核、真菌感染或某些良性肿瘤有关。此外,现代人长期接触雾霾、油烟,加上熬夜、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也易发生肺结节。
出现这4个特征,需提高警惕
虽然绝大多数肺结节无害,但仍有少数情况需要积极干预:
◎直径超过8毫米;
◎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分叶;
◎随访中发现结节逐渐增大;
◎内部出现空洞或钙化。
余教授强调,若结节直径超过3厘米,则称为“肺部肿块”,需进一步明确性质。因此定期随访、专业评估非常重要。
秋季润燥养肺,应科学调理而非盲目进补
针对秋季燥邪当令的特点,余安胜教授建议肺结节人群应注重滋阴润肺,但切忌轻信网络“偏方”,乱服清肺茶、养肺汤,可能适得其反。
他表示,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个人体质可采用内服润肺化瘀中药,结合外治法如针灸、穴位贴敷、艾灸等,共同调节内环境,促进气血调和、痰瘀消散,从而减少结节进展风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