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网恋对象建议投资菌菇, 女子200多万竟被对方“赌”没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18:17:00
跟着网恋对象投资菌菇生意,不成想,资金竟被对方用于赌博,挥霍殆尽。
初识“潮男”,信任渐生
2024年3月底,家住无锡的小涵在某交友软件上结识了“潮男”车某。对方谈吐礼貌有风度,自称是工程老板,且使用的“潮男”头像即其本人,很快博得小涵好感,两人添加微信继续联系。
后续聊天中,车某不断对小涵嘘寒问暖,还提出要从云南老家给她邮寄当地特产菌菇,并介绍称当地野生自然资源很好,菌菇投资生意很热门。频繁的关心和交流让小涵逐渐信任对方。
一个月内,车某还多次拍摄工地施工视频,声称工程款被拖欠,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无力支付工人工资,并以此为借口向小涵借款。之后,车某又多次编造理由继续向小涵借钱,并承诺工程款项一到手肯定先还她。小涵并未怀疑,先后转账近21万元。
21万轻松到手!如此大方的暧昧对象让车某心花怒放。为“放长线钓大鱼”,认识不到两个月,他迅速向小涵告白,掉入甜蜜陷阱的小涵欣然答应。车某营造的人设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沉浸在恋爱中的小涵还未意识到,对方已在为更大的“阴谋”做铺垫。
有“男友”身份掩护,车某的“搞钱”计划更顺畅了。他再次提起菌菇生意,渲染云南菌菇资源和培育条件的优越,并“画大饼”称项目盈利颇丰,还发去许多当地采摘新鲜菌菇的照片和视频佐证。见车某如此上心,小涵甚至一度觉得他很有事业心。
虚构投资,诱入陷阱
2024年7月,车某提出自己想投资菌菇生意,并邀请小涵一起投资。由于车某之前借款未还,小涵有些犹豫。但对方并不急于催促,而是一边维持感情,一边提供自己的账户流水,证明自己一直在做生意。最终,小涵彻底放下防备,同意投资。
而车某描述的菌菇生意运转模式很简单:向老百姓回收野生菌,批量出售给有冷库的回收商,现收现结,无需场地设备。他要求小涵按每日菌菇收购量转账给他,并承诺“当天收款当天回款”。
起初车某还如约回款,之后常以账户限额为由拖延回款时间,甚至称收到转账后因限额无法转出,要求重复转账。小涵多转的钱不仅未获返还,反被称“用于扩大投资规模”,实际全被车某据为己有。至2024年8月底,小涵共转出菌菇投资款300万余元,仅收回100万余元。
真相败露,自食恶果
因车某长期未返还本金,且以回收商未结款、银行卡被冻结等理由拖延,投入巨资的小涵终于着急,要求见面详谈。
令她大失所望的是,在机场见到的网恋男友并非网上的潮男帅哥,只是一名普通人。面对质疑,车某先是用“银行卡余额300多万被冻结”的虚假截图继续诓骗,见小涵不信且要求去银行核实,才承认菌菇生意子虚乌有。所有投资款和之前借款,均被他用于网络赌博,挥霍殆尽。面对车某求情,小涵原本心软同意他的还款计划,但直至2024年12月,车某始终未兑现承诺,万般无奈下,她只好报警。
经查,车某并非工程老板,也从未从事菌菇生意,两人的交往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赌徒为满足赌瘾编织的美丽陷阱。此外,他还以工程缺钱等理由骗了另一位女士近5万元,同样用于网络赌博。检察机关认定,车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经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近日以诈骗罪判处车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文中人名为化名)
通讯员 肖昕晔 王光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