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江故事,学写作秘诀!《江上谁家少年》分享会走进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21:25:00
9月2日上午,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携手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走进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继续开展《江上谁家少年》新书校园分享活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鲁平通过真实的长江历史故事讲述、写作心得分享与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与故事中的长江少年展开了一场有关家国情怀的对话,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战争年代中少年们的勇气、智慧与担当。
“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长江被称为‘悬河’?”分享会一开始,李鲁平就抛出了一个问题。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四(3)班的张昊萱举手回答:“因为荆江段河道太高,好像悬在空中!”由此,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长江中游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它是如何成为当时少年们与敌人周旋的“自然屏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鲁平
书中“藏棉花·找棉花”的情节引起了热烈反响。“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冒险去找棉花?”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四(3)的游依绮不解地问。李鲁平解释道,“棉花不仅是物资,更是前线战士保暖救命的希望。这些少年是在用行动守护更多的人。”小记者们静静聆听,仿佛也置身于那段紧张而充满信念的岁月。“我最佩服的是书中那些用小船救伤员的小英雄!”一位同学在互动环节中说。不少孩子也纷纷表示,这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少年,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的机智与勇气,让他们深受触动。
随着李鲁平一步步的精彩分享和解读,江汉平原的故事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他们也忍不住想拿起笔记录下自己想要记录的故事。一位同学问道:“老师您好,我很努力的写东西,但感觉总是写不好,想问您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在写作中,没有一下子写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是很正常的事,其实写作最重要的还是真听、真看、真感受,比如苏州古城的古色古香、比如今日门外的瓢泼大雨,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很好的写作素材,细细品味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并记录下来,相信不久后,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李鲁平将自己对于写作的心得分享给小朋友们。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刘皓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剪辑 徐泽彤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