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作文之星”风采|马煊博:在亲身经历中记录感受,让文字更有辨识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21:12:00

“夏天没有春的缠绵、温柔,没有秋的丰收、成熟,也没有冬的孤傲、稳重,却有 自己独有的魅力……”这段饱含少年意趣的文字,出自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四(6)班“作文之星”马煊博的《夏颂》。文中,他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夏日特质, 用“墨绿的翡翠”喻荷叶、“小桃子”喻莲蓬,更将“烈日骤雨”的奇妙场景写入 文中,让夏日的淡雅、热闹与变幻莫测跃然纸上,尽显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马煊博及四(6)班指导老师邵悦诚进行了采访。

谈及《夏颂》的创作巧思,马煊博直言离不开日常的积累与观察。“把荷叶比作‘ 墨绿的翡翠’、莲蓬比作‘小桃子’,是马煊博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文中“前一 秒烈日炎炎,下一秒狂风大雨”的场景,更是源自一次亲身经历,“这次经历让我 感到夏天的天气很是奇妙,想把这种特别的感受写下来。”马煊博说。

聊到写作技巧,马煊博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方法。他表示,平时在家会主动积 累好词好句,上课也会认真记知识点;写作文时,会先梳理清楚时间、地点、内容 ,再结合看到的、感受到的情景大胆联想,“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读 起来会更生动,也更有条理。”

马煊博对写作的热爱与扎实的文字功底,离不开家庭的用心引导。马煊博妈妈介绍 ,孩子写《夏颂》时,常会兴奋地分享写作进度和思路,遇到疑问也会主动提问。 “他是个‘问题宝宝’,天天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马煊博妈妈表示,自己对孩子 提出的问题从不敷衍,告诉他写作文靠的是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只有真的看到、 体会到,写出来的文字才有灵气。同时,记者了解到,马煊博妈妈在日常还会鼓励 马煊博多读书,引导他琢磨作者如何描写场景、传递感受,再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 己的写作里,慢慢积累,时间长了,孩子用文字描述的事物就越来越丰富了。

指导老师邵悦诚表示,马煊博的《夏颂》通过“对比开头点特质、分维度展细节” 的方式,让文章充满新意,将夏天与春、秋、冬对比,凸显独特;再从“荷花“鸟 虫”“天气”三个角度展开,把夏日的多面性写得淋漓尽致。

在高年级季节作文教学上,邵悦诚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表示,会引导学生跳出 “泛泛而谈”,聚焦季节里“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夏日骤雨的变化、傍晚 蝉鸣的节奏;同时鼓励学生用对比、多感官描写等手法,让文字更有辨识度。

谈到今后的写作目标,马煊博坚定地说:“继续观察生活里的小事,比如秋天的落 叶、冬天的雪,尝试用更多生动的文字把描写下来,让大家读我的作文时,就像真 的看到了这些景色一样!”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