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就是最好的写作方法!”作家新书分享会走进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21:23:00
“最好的写作素材就在身边,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9月2日下午,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携手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走进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继续开展《江上谁家少年》新书校园分享活动。通过生动的长江文化科普与真实的历史叙事,让孩子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爱国、勇敢、坚强的少年英雄群像。
“有同学知道我们苏州所处的位置是位于长江的哪个流域吗?”活动一开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鲁平就以地理问题激发思考。苏州实验学校四(2)班陆梓婷抢先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苏州在长江的下游!”由此,同学们跟随作家老师的脚步,逐步进入书中依托江河地形展开的故事情境,理解地理如何影响历史与人的命运。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鲁平
“飞机场的故事”和“龙舟营救”等章节引起热烈反响。“书中的那些少年真的又有智慧又充满勇气,如果换作是我,我可能没有他们那么勇敢。”苏州实验学校四(5)班冯宇航说道。李鲁平回应:“因为有对于家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才让这些年纪尚小的少年充满了勇气与果敢,相信如果是在座的你们,在那些‘当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现场安静而专注,很多同学陷入沉思。
“我被‘找棉花·夺棉花’里那群孩子的信念感动了”,苏州实验学校四(2)班周格分享道,“和我们差不多大,却肩负起那个年纪本不必扛的责任,我真的很敬佩他们。现场学生表示,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他们重新认识了“长江”—— 它不仅是一条河,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一种精神力量的源泉。
现场,李鲁平也以《江上谁家少年》为例,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感受:“我们对生活要永远保持感知力,当我们遇见某些场景时要能够做到真正融入当下的那个时刻。于是,那个‘当下’便自然而然的被我们记在了心里,每当到了同样的时间地点,那段回忆就会被立刻触发,这就是‘真情实感’的力量,比任何的技巧都要直接有效。”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刘皓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剪辑 徐泽彤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