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区构建“空天地”立体防控体系 守护3.51万亩山林安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16:43:00
10月25日,连云港市海州区在尾矿坝开展森林防灭火演练,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花果山街道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及区应急局全体人员迅速集结,火情模拟、设备实操、多科目联动有序推进。近年来,为守好辖区青山绿水,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海州区以“责任无死角、防控全覆盖”为目标,印发《2025年海州区防火区域划分》等文件,清晰界定属地、主管部门及涉林单位责任,推动部门、镇街联动协作,重点强化毗邻交界处火灾预防,构建起“空中瞭望+地面巡查+应急装备”的立体防控体系,以“人防+技防+物防”,守护3.51万亩山林安全。

“秋冬是防火关键期,我们早已进入全员戒备状态。”花果山街道防灭火队队长薛刚表示,海州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响应火情处置需求。全区共设护林防火卡口49个,对进山人员开展“逢人必检、逢物必查”的严格防火检查;44名防灭火专业队队员与145名护林员24小时分片集结,加密巡逻频次,对重点林区、山地林间开展覆盖式、定点式巡护,及时排查清除火灾隐患。在森防重点期,区应急局每日组建3个检查组,对所有涉林单位和49个卡口开展拉网式检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拧紧防火“安全阀”。

“看这里,辖区90%以上林区都在监控覆盖范围内。”区应急管理局减灾科科长王继尧指着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介绍,该中心实行24小时实时监测,28个高空防火预警监控如同“千里眼”实时“站岗”,一旦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调度力量核查扑救,同时通过智能手机短信预警精准触达相关人员,构建起“空地一体、全天候响应”的立体监测网络,为森林安全加装“双重保险”。

无人机则成为海州区森林防灭火的“空中尖兵”。目前,全区已有88台无人机及38个方舱(其中10个在建),34名持证飞手随时待命;锦屏林场、文旅集团的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每日对锦屏山开展常态化巡查,瀛洲集团在建的20套自动巡航系统中,5套将专项服务森林防火,真正实现“天上看、地上巡”的立体化监测格局。

充足的物资储备,为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实后盾。海州区现有省、市、区三级防火物资储备库4座,区级物资前置库4座(含正在建设的花果山街道前置库),国飞消防救援无人机、16辆森林消防专用车、85台油锯、35台水泵、42台灭火机及19120米灭火水带等装备一应俱全、随时可调。区森防办现有M300等4台小型无人机,可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反应,为防灭火工作添足“底气”。
通讯员 徐欢 陈璐 王楚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