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深刻技艺精细表达创新,木偶剧《东方白鹳》多维展演备受好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30 11:32:00
现场观剧
扬子晚报网8月30日讯(通讯员 李传芳 记者 陈咏)记者30日从扬州获悉,由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创排的大型原创木偶剧《东方白鹳》,在各地各单位推演以来,以其深刻的生态主题、精细的非遗技艺和创新的舞台表达,赢得受众认可和赞誉。当日,该剧在宝应大剧院演出,再受好评。据悉,该剧也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精品舞台艺术创作扶持剧目。
据介绍,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6场演出中,《东方白鹳》与千年运河文化相辉映,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典范。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代文化地标自带流量的属性,为木偶剧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与亲子家庭。演出巧妙借助博物馆空间的历史氛围与现代展陈理念,通过人偶同台、多媒体视觉与沉浸式音效,构建出具有当代审美意蕴的剧场体验。观众在跨越时空的场域中,不仅感受到扬州木偶“指尖技艺”魅力,更在艺术与文化的双重浸润中,重新理解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时代议题。
精彩演绎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方白鹳》以极具亲和力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面向学校开展艺术普及演出。借助东方白鹳从候鸟到留鸟的感人故事,将生态保护、家园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艺术叙事中。扬州小调、戏曲身段和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让传统非遗变得可亲可感,触手可及。演出后许多学生表示,不仅被剧情打动,更对木偶操纵技艺产生了兴趣。学校老师说,这类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堂“移动的美育课”,唤醒了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谐共处
据了解,剧场演出中,《东方白鹳》呈现出完整的艺术形态与强烈的舞台感染力。董红导演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构建情感空间,让木偶、演员、影像与音乐形成有机整体,实现“人偶合一”的诗意表达。罗周编剧笔下人与白鹳相依共存的故事,由专业剧场的灯光、音响与舞台调度,释放出更大的情感冲击力。
专业人士解读认为,该剧通过不同属性的演出场域,实现了传统艺术与当代观众的有效连接。从文旅场景到教育现场,再从专业剧场到公共文化空间,以多维度、多渠道的展演策略,推动非遗木偶艺术的广泛传播与价值升华,彰显了中国故事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