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瓜州买瓜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9-05 14:36:00

七月的河西走廊,被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所主宰:一种是干燥而了无生气的荒漠戈壁的土褐色,另一种是生机勃勃的绿树与庄稼的绿意。

靠疏勒河等河水的灌溉,公路两侧蓦然铺开无垠的绿毯,那是绵延至天际的瓜田。瓜州之所以叫瓜州,就因盛产各种优质瓜而得名。椭圆形的哈密瓜占绝大多数。那哈密瓜静静地卧在藤蔓之间,有的纹路豪放如泼墨行草,有的网纹细密似绣娘针脚。

车轮碾过松软的土路,停在塑料大棚前。一位五十多岁的瓜农掀开沾着泥点的草帽站起身,脸上沟壑里嵌着戈壁风沙的印记。他身后,有十多个人正在避雨的塑料棚下忙碌,女人在挑选瓜,男人负责装箱封箱。这些瓜即将被发往全国各地。老伯见我们对着满地瓜果发愣,他抡起瓜刀“咔嚓”劈开一个大大的哈密瓜:“尝尝,祁连山的雪水喂大的,甜!”

我们这群没种过瓜的人,挑瓜时都带着股装模作样的谨慎。老伯问清我们的来路,便接过挑瓜的活儿。“近地方的,我挑熟得透些的;远地方的,就选刚够八成熟的。”他指尖敲着瓜皮,声音透着笃定,“我这瓜,至少得八成熟才肯出手,这样你们收到时,正好是全熟的甜。”

驾驶员常年跑这条线,路上新增的一棵树、刚填的一个坑,他都门儿清,和老伯早是老相识。“有的地方,七成熟就摘了。”驾驶员笑着说。老伯搓了搓手:“那是怕路上坏了。可七成熟的瓜,味儿差着远呢。你们现在吃的,都是九成熟往上的,这口感,不一样。”

大西北的实诚,像戈壁上的石头,硬邦邦的,却透着股让人踏实的温热。

老伯总催我们挑大的、纹路深的,转身又往我们付过钱的筐里塞几个拳头大的瓜,说是白送的。旁边有人讲他的事:去年秋收时,邻居得肺病住院,他带着十四个乡亲连夜抢收邻居家的葵盘,卖出的四万块救命钱,一分不少交到邻居手上。我们望着他汗津津的脸,眼里都带了敬意。他却擦着汗笑:“庄稼人嘛,瓜秧都连着根须才能活呢。”

原以为老伯的厚道是独一份,可从瓜州到玉门关,从酒泉到张掖,连霍高速一路走下去,遇上的人都带着这股劲儿。他们把自家最好的东西往外递,眼神里的恳切,像是怕顾客受了半分委屈。这趟路,买的是瓜,看的是景,揣回来的,却是比瓜更甜的情谊。

作者:李新勇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