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大咖健康课 ▏夏日皮肤总“闹脾气”?过敏高发期,专家教你科学应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4 14:36:00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据统计,全球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尤其在炎炎夏日,晒一会儿太阳,皮肤就泛红起疹子;被蚊虫叮一口,红肿得像个“小山包”;玩水游泳泡太久,皮肤会泛白瘙痒脱皮……这些看似普通的皮肤状况,实则可能是过敏性皮肤病的信号。为何夏季皮肤过敏高发?本期《大咖健康课》特邀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薛燕宁,为大家详解夏日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要点。

专家名片:

薛燕宁,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科常见多发病,对疑难、顽固和危重皮肤病也有较强的诊治经验。擅长皮肤病理诊断,部分疑难及少见病,痤疮、色素性皮肤病、湿疹、银屑病及皮肤肿瘤。

夏季过敏性皮肤病高发

紫外线或成“元凶”

过敏性皮肤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顾名思义,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而形成的炎症性皮肤病。作为皮肤科临床中最常见且病因复杂的一类疾病,它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薛燕宁提到,从中医理论来看,过敏性疾病与“风邪”关联尤为密切。“风邪”具有来去迅速、变幻无常的特性,这与过敏性皮肤病发病急骤、症状变化快的特点高度契合。“夏季过敏性皮肤病的发作往往与季节因素紧密相关,比如日光紫外线过敏、昆虫叮咬引发的过敏以及浸渍性皮炎等,都是高发类型。”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不少人在享受夏日阳光的同时,也深受紫外线过敏的困扰。前不久,9岁男童小辰(化名)去青岛游玩时,在海边玩水因未做好防晒措施,导致手臂等多处暴露部位起皮疹,密布大片红斑和巨大水疱。父母给他涂了几天青草膏,症状却一直没有缓解,于是带他到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这个孩子的过敏情况非常严重,整条胳膊看起来像二度烧伤,让人特别心疼。”薛燕宁说,随后给予小辰强效抗过敏药物治疗,其病情才得以好转,但却留下严重的色素沉着。

薛燕宁介绍,日光暴露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紫外线过敏导致的光敏性皮炎;另一类是过量紫外线照射直接损伤皮肤导致的晒伤,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

患者轻度过敏时,可能仅出现红斑,并伴有轻微的灼热感与瘙痒感,此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含少量激素的药膏,即可有效缓解症状。而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除红斑外,还会伴随明显肿胀,可能出现水疱、糜烂及渗液等症状。“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外用药物,还要配合口服药物,必要时甚至需要通过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滴注强效抗过敏药物来控制病情。”

过敏体质者夏季更易“中招”

警惕昆虫与玩水引发的皮肤问题

夏季是昆虫活跃的季节,由于人们衣着单薄、皮肤暴露面积大幅增加,昆虫相关的过敏问题频发,其中丘疹性荨麻疹最具代表性。薛燕宁指出,不少人容易将其与普通荨麻疹混淆,实际上丘疹性荨麻疹是由昆虫叮咬引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与普通蚊子包存在显著差异:肿块颜色更鲜红,中心常伴有水疱,瘙痒感异常剧烈;单个红包消退缓慢,通常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即便脱离有昆虫的环境,由于连绵的过敏反应,新的皮疹仍会持续出现。

薛燕宁强调,昆虫过敏的发生与体质密切相关,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比如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病史者,更容易“中招”。除了常见的丘疹性荨麻疹,被蜈蚣、蜱虫等特殊昆虫叮咬后,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反应。蜈蚣叮咬不仅会导致过敏,还可能伴随毒性反应;蜱虫叮咬则更为棘手,它会将身体嵌入皮肤内,若采用不当方式强行拔除,极易导致口器残留皮肤,最终仍然需要手术切除。对此,专家特别提醒,一旦被蜱虫叮咬,务必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夏季玩水、漂流等活动深受大家喜爱,但长时间让皮肤浸泡在水中,容易引发浸渍性皮炎。“很多人玩水后发现脚部皮肤发白起疱,这在皮肤科被称为‘浸渍’。若浸渍情况持续发展,可能会伴随瘙痒脱皮糜烂等不适。”薛燕宁提醒,夏季玩水时间不宜过长,玩水结束后,应立即用毛巾擦干皮肤,让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尽快恢复正常。若出现明显瘙痒,首先不要抓挠浸渍皮肤,以防进一步出现糜烂和溃破,可先试用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及时就医。

薛燕宁指出,在夏季过敏性皮肤病的急性发作期,江苏省中医院的多款中医外用药物往往能发挥显著疗效。例如江苏省中医院的“皮炎洗剂”,便是针对红斑期及轻度水疱渗出期的良药,使用时将其按一定比例稀释后进行湿敷或外洗,收敛效果十分突出。当皮肤进入脱屑阶段,该院的“黄芩油膏”则能有效舒缓不适。而针对昆虫叮咬引发的各类皮肤反应,“解毒搽剂”的效果尤为显著,因此每年夏季都颇为畅销。

体质提升能抗过敏?

专家:或能缓解,但需科学看待

有明确过敏原时该如何摆脱过敏呢?部分人希望通过脱敏治疗来改善。对此,薛燕宁表示,脱敏治疗通常是让患者小剂量、缓慢地接触过敏原,以期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有些人通过脱敏治疗能成功摆脱过敏困扰,而有些人每次尝试都会引发新的皮疹,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严重的过敏患者,她不建议自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类患者对过敏原的反应过于强烈,采用该方法风险较高,脱敏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少人认为过敏是因为免疫力低,薛燕宁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但她也提到,体质提升后,很多过敏类疾病往往会有所缓解,即便无法完全治愈。“有些人原本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体质改善后,可能会减轻到很轻微的程度,甚至接近不过敏状态,临床上有不少这样的成功案例。”

夏季该如何预防皮肤过敏?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避免在阳光过于强烈的时段出门,出门时建议戴上帽子或打上遮阳伞;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昆虫叮咬;在水中浸泡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她强调,一旦出现相关的皮肤问题或其他健康状况,及时就医才是关键。

通讯员:刘成勇 沈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摄制:万惠娟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