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明专利——无锡“蚊虫预报”平台正式上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4 11:35:00
夏天哪里蚊子最多?都是什么品种的蚊子?如何防范.......日前,无锡疾控正式发布一个专门集“监测-预报-防护-科普”四位一体的蚊虫预报科普平台。该平台相关技术已于去年11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是国内最先面向公众开放的蚊虫监测预报平台。
在手机端登录无锡疾控公众号,下侧访问菜单栏里有“蚊虫预报”服务项目,授权位置信息后点击“定位”即可获取当前位置的蚊虫骚扰指数(如三级预警,截图示例)、优势蚊种(如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及防护建议。记者定位无锡疾控所处的梁溪区金城路后,即显示骚扰指数为三级,优势蚊虫种类为淡色库蚊,常见蚊虫种类为白蚊伊蚊,以及个人防护建议等信息。
不仅如此,还可以扩大范围。输入任意无锡地址(如“鼋头渚”“江阴外滩”),立即就可获取点位蚊虫预报信息。以“鼋头渚”(截图案例)为例,搜索后显示“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登革热传播风险)”,同步推送“穿长袖、喷涂驱蚊剂”等建议,确保出行安全。显示栏右侧还有“日期”功能按钮,可以选择查看近7天的蚊虫预报信息,帮助市民提前规划行程、做好防蚊准备,实现从“即时防护”到“提前预防”的升级。
科普专区也是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防蚊知识以及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三大蚊媒传染病。通过详细解析疾病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提供全场景防蚊技巧,并结合无锡本地案例,让市民深入了解蚊媒传染病危害,掌握科学防控方法。
“2023年我们开始着力研发这一平台,去年11月相关技术取得了国家专利,目前平台预报准确率接近八成。”无锡市疾控中心消媒与血寄地病防制科主管医师刘全超介绍,此前,国内已有少部分城市推出了类似的蚊虫监测平台,与这些平台相比,无锡的“蚊虫预报”整合了近十年间无锡本地的蚊虫监测数据,地理、气象信息与蚊虫健康科普知识,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蚊虫分布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全市蚊虫骚扰指数进行分级评估,在数据精细化、预报准确度以及公众服务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来看,我们这个平台首先做到了面向公众开放、每个市民都可以使用、几乎每个定位都可选择查看。”
“无锡本地监测常见的蚊虫种类共有2亚科6属12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是无锡本地的优势蚊种。”刘全超介绍,12种蚊子中淡色库蚊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白天大多栖息在野外,特别喜欢下水道、臭水坑等“污水型”环境,傍晚或夜间进入室内活动,是典型的“夜猫子”;人们常说的“花蚊子”白纹伊蚊,同样在居民区较为常见,活动高峰在日出前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三带喙库蚊则在农村水稻田等较为常见。
据介绍,出汗多、喘气粗的人,尤其受蚊子“青睐”。“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肺活量大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多,因此也更容易吸引蚊子。”刘全超指出,穿深色衣服、常化妆及爱吃酒肉的人,也常常是蚊子的“意向目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