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视频】爱心助餐 “食”刻相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8 21:48:00

5月18日上午11 点多,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康藏路社区的小道上。社区主任许尤翠和社工匆匆穿行其中,他们手中提着的饭盒正散发着阵阵热气。“姜阿姨,麻烦开个门。”门被缓缓打开,众人被姜老太太迎进了门。

残疾人代表领取餐点

依老养残现实之困

姜老太太的家是套一室一厅的小居室,客厅的位置摆放着洗衣机、成箱的尿不湿以及各种杂物,朝阳的房间除了一张床,还有一张折叠饭桌。44岁的小康就坐在饭桌旁的椅子上,成年累月地久坐使得他的身形明显臃肿。自爱人去世后,姜老太太便与小康相依为命,由于小时候脑干出血,小康不仅智力受损,甚至连行走都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他很容易摔倒,因为摔倒已经骨折过两次了。”

姜老太太的膝盖年轻时受过伤,工作时因为“站柜台”又有静脉曲张,“腿经常疼,我很少很少下楼。”平时的采买、取工资、拿药,大多依靠政府免费提供的照护服务人员,家里的亲戚也会稍微帮衬着一些,“我和他爸爸两边的姊妹年龄也都大了,有的都已经去世了,再说,各家都有各家的事。”

许尤翠给小康喂食水果

爱心敲门午餐送达

记者在饭桌上看到了没吃完的豆沙包,“我们本来打算中午糊一顿算了。”一日三餐是母子俩绕不过去的现实之需,但老人却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江苏省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情暖江苏 爱心助餐”项目去年正式落地宁海路街道,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姜家母子等残疾人员家庭的生活 。一年来,这份饱含温情的助餐服务已累计惠及宁海路街道的97名孤残、依老养残、一户多残人员开展送餐达2099人次。

姜老太太说话的功夫,许尤翠已经打开了饭盒,水煮大虾、红烧肉还有蔬菜、水果、汤,饭菜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小屋,也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气。

现场同步开展义诊义卖活动

温暖延续守护“食”光

距离姜老太太家不远处,“情暖江苏 爱心助餐”活动启动仪式正在举行,当天也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宁海路街道工委书记周新萍致辞中的话语掷地有声,“这项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送餐的简单范畴,它不仅是守望相助的生动实践,更是精准帮扶的温暖注脚。我们针对不同残疾人的需求,细化服务内容,通过‘一户一档’‘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既送餐上门,更把帮扶政策送到残疾人朋友的心坎上,让每一次送餐都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暖心助力。”

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戚锡生表示,近年来,省慈善总会与宁海路街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在支部结对共建、慈善活动开展等方面形成了高效协作机制。“情暖江苏 爱心助餐”项目,就是在街道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康复救助等政策的基础上,为辖区内残疾人提供暖心帮扶的务实举措。项目从2024年开始实施,通过慈善资金支持,为残疾人解决“做饭愁、吃饭难”的棘手问题,对孤残、依老养残、一户多残家庭定期开展助餐服务。今年的项目将继续为更多困难对象提供便捷、多样、高质量的就餐服务。  通讯员  姚钰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