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甲状腺患者要与碘盐“保持距离”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5 20:30:00
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公众对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联合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在南京举办碘缺乏病防治社区宣传咨询活动。现场有专家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普及科学补碘及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哪些人群特别容易缺碘?甲状腺结节患者能否食用碘盐?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补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沿海地区为何仍需要食用碘盐?
碘,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充足的碘营养摄入,对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体几乎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且地处沿海的省份,很多人认为这里应该不缺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所(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王培桦指出,“沿海地区不缺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人们觉得沿海地区居民“靠海吃海”,食用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的频率较高。但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富碘食物的实际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反而较低。居民膳食中,84.2%的碘来自碘盐,来自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只占2.1%),来自饮用水的碘占2.7%。沿海地区居民如果不通过碘盐补碘,仅仅靠日常膳食,远不能满足每日补碘需求。
她提到,目前,全省居民碘营养水平保持整体充足,这正是食用碘盐的成效。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将会低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既然碘缺乏病已经消除,为何还要坚持食用碘盐?王培桦解释,碘缺乏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由于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法自身合成,必须通过外源性补充。“而人每天都要吃盐,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等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甲状腺结节要“碘”到为止?
甲状腺结节是食用碘盐引起的吗?王培桦告诉记者,甲状腺结节生长的危险因素众多,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存在关联。
甲状腺疾病患者能吃碘盐吗?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补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徐书杭称,对于非高碘地区居民,即便患有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多数情况下都可正常食用加碘盐。“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比如女性怀孕早期甲亢严重,或者普通人患甲亢且甲状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才需考虑食用无碘盐或低碘盐,以改善甲状腺功能。”此外,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此时医生通常会建议他们采用低碘饮食。
我们每天需要多少碘?徐书杭表示,以南京地区为例,一般1克食盐含碘量为22.5微克或25微克,每天食用6克加碘盐既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而这一摄入量也恰好是预防高血压的推荐量。
徐书杭还建议,大家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海带、紫菜、海藻、海苔等海藻类高碘食物。这些食物碘含量极高,每100克可能含有数毫克碘,食用后易导致碘摄入超标,正常食用加碘盐即可。
孕妇为何格外需要补碘?
孕妇、哺乳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人群。为什么碘元素对准妈妈来说尤其重要?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娜娜告诉记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其生理功能主要通过甲状腺激素来实现。虽然碘在人体内的含量较低,但却是维持生命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元素。
“严重碘缺乏会增加流产、早产和婴幼儿死亡的风险,轻到重度碘缺乏还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运动能力、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孕期补碘至关重要。”孕期和哺乳期对碘的需求量比正常成人明显增加,成人正常情况下碘的需求量为120微克,而孕期和哺乳期每天则需要240微克。
那么,孕妈妈如何科学补碘?杨娜娜表示,关键在于适量,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孕妈妈每天应该食用加碘盐,这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补碘途径。此外,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