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大咖健康课|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早期症状竟如此隐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5 14:31:00

热汤热茶吨吨灌、滚烫面条大口吸……殊不知,你的食管正在默默“崩溃”!我们习以为常的“趁热吃”习惯,正悄无声息地伤害着食管。此外,偏爱腌制食物、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甚至有夫妻接连中招的案例。本期《大咖健康课》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外科主任何伟,为我们详细解读这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健康隐患 。

何伟

专家名片:

何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胸部肿瘤基层防治专业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江苏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胸部疾病协作组委员。擅长以胸腔镜为代表的胸部微创手术,包括全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纵膈肿瘤切除等。在肺部小结节、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

食管癌为何在中国高发?

饮食习惯成关键诱因

食管癌,通常被人们称为“噎食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食管上连口腔颌部,下接胃部,是一条长约 25 厘米的肌性管道,由于其病变区域较长,使得食管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2020年中国新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高达32万例。食管癌通常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何伟主任指出,国人“趁热吃”的饮食习惯与食管癌高发密不可分。食管黏膜可耐受且不会产生明显损伤的最高温度是65℃,一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对黏膜造成热损伤。长期反复的热刺激,容易引发黏膜慢性炎症,进而诱导细胞癌变,大大增加了患食管癌的风险。

除了“趁热吃”,偏爱腌制食物、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在悄然为食管癌的发生埋下隐患。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质。而吸烟和饮酒,更是食管癌的“帮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对食管黏膜的刺激,都会加速食管细胞的病变。

前不久,“夫妻双双确诊食管癌”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李阿婆因声音变哑就医,被诊断为食管癌晚期,陪同的老伴陈大爷因进食哽咽感检查后也确诊食管癌。医生发现,这对夫妻几乎顿顿吃滚烫食物,李阿婆爱喝热茶,陈大爷吃饭时喜欢饮酒。

“夫妻同时患食管癌并不少见,这与家族相同的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有关。” 何伟主任表示,癌症虽不传染,但具有遗传易感性,简单来说,不同个体处于相同的易引发癌症的环境中,患上相同癌症的几率就会增大。“如果一级亲属患病,其他家族成员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此外,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水源、土壤中缺乏钼、硒、锌、镁等元素,也可能影响食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从地域分布来看,食管癌在江苏苏北、大别山区、太行山区、东南闽粤地区等地区高发,这可能与土壤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警惕食管癌早期“伪装”

治疗模式已有大变革

何伟主任指出,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会感觉食道内有异物感,就像菜叶子或米粒子黏附在食道黏膜上,难以咽下;喝水或进食时,吞咽不顺畅,食物停滞时间比正常情况长;在喝水、进食,尤其是食用热食时,胸骨后还会出现不适或疼痛感。“这些症状通常较为轻微,很容易被当作普通的消化不良或食管不适而忽略。”

何伟主任提醒,有家族史或来自高发区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若早期未能发现病情,食管癌会逐渐发展到进展期,此时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且症状逐渐加重。起初,患者进食固体食物时会感到吞咽不畅,有异物感或噎塞感;随着病情恶化,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也会出现梗阻感;到了晚期,甚至连喝水都难以吞咽。何伟主任强调,一旦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的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胃镜、CT 等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开展治疗。

近年来,食管癌在临床上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治疗模式从单纯以手术为主发展成多学科诊疗模式。何伟主任介绍,早期患者通过胃镜下黏膜剥离即可进行治疗;进展期患者则需进行综合治疗,近十年来,对于进展期食管癌,治疗模式转变为先进行化疗、免疫治疗或放疗,再进行手术,术后辅以补充治疗,“这种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已成为进展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策略。”

“十几年前,胸外科治疗食管癌都是开大刀。近十年都是微创治疗,现在还引入了机器人手术,实现了所有手术的微创化。”何伟主任提到, 微创和机器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对医疗团队的要求也更高,“我们要以最小损伤、最快的速度完成手术,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食管癌防治攻略

从生活习惯到早期筛查

面对来势汹汹的食管癌,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何伟主任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预防食管癌:

在生活习惯方面,需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做到戒烟限酒,尤其要避免饮用烈性酒;在饮食结构上,应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多吃新鲜水果,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维护食道黏膜健康;控制饮食温度同样关键,要避免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和饮料,理想温度最好保持在40℃左右。此外,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毒、细菌残留,减少口腔炎症,也能降低食道黏膜受慢性炎症刺激的风险。

除了调整饮食,早期筛查也至关重要。他提到,对于来自高发地区、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筛查必不可少。建议从40岁或45岁开始进行胃镜检查,如果首次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完好,没有任何病变,每5年筛查一次就行;如果首次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Barrett 食管等食管病变,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缩短筛查时间,可能每两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就要检查一次。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即便病情发展到进展期或中晚期,通过综合治疗,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50%。

通讯员:程守勤 刘敏 王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视频:杨泽华  万惠娟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