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问政·帮办|“只是因为多看了一眼”,宁通高速三名交通执法人员成功救助一名高速突发不适女子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07 18:30:00
——获助女子没来得及留下恩人联系方式,扬子晚报助她“圆梦”
“你们真的是活雷锋,如果不是遇到你们,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衷心感谢扬子晚报,是他们帮我找到了我的救命恩人。”5月7日上午,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通支队第七大队(以下简称七大队)大厅内,袁女士手持锦旗,不停向当日救助她的交通执法人员致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全程在场见证了这一感人一幕。
获助的袁女士给七大队送去了感谢锦旗
高速突发身体不适,“偶遇”交通执法人员
几天前的上午10点左右,袁女士从无锡出发,沿着G1519洋通高速驾车前往南通开会。在距离目的地还有40分钟车程时,袁女士突然感觉头晕无力,无法继续驾车。“当时就突然感觉到很不舒服,眼睛发黑,手发麻,我就把车靠到应急车道,想打电话求助。”李女士回忆,当天上午由于出发匆忙,没来得及吃早饭,可能是低血糖,她便拿起车里的一块糖果塞进嘴里,想着过会儿应该能缓解。
谁知10分钟过去,症状没有丝毫缓解,这让袁女士瞬间慌了神。“当时内心就崩溃了,情绪有点不稳定,又在高速上,车流量又大,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情况,想拿手机报警求助。”袁女士说。
由于身处高速路中段,位置无法准确表述,加之身体不适,袁女士的情绪直转而下,无力感顿涌心头。彼时,恰逢七大队负责人曹金华,执法人员成飞、成国正在高速上日常巡查,发现前方有车辆斜停在应急车道内,职业敏感度告诉他们车主遇到了困难,于是立刻停车上前查看。
“我们刚走到她的车旁边,还没来得及询问具体情况,她就急地哭起来了。得知她身体不舒服,我们提出来送她去医院,但是她想去南通的会议地。”巡查员成飞表示,了解了袁女士的情况后,他们“什么也没多想”,立刻出发护送袁女士前往南通。
事发当日,执法员们就是开的这辆车护送袁女士前往南通
做好事不留名,记者牵线找到 “高速雷锋”
路上,巡查队员一边安抚袁女士的情绪,一边专心驾车前往目的地。到达南通后,袁女士的同事已早早在楼下接应。成飞告速记者,把袁女士送到南通且安全托付到她同事手里后,他们就打算回大队了,因为还要继续工作,也没再停留。
袁女士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慢慢缓过神来,此时她突然意识临别时她只是口头对“救命恩人”说了声谢谢,也没来得及留个联系方式,“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个单位”。
“如果不是他们出手相助,那天的后果无法预料。后来我就想找到这几位执法人员,想给他们送个锦旗,并向他们再次当面致谢,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找,所以想请你们记者帮忙。”一天后,袁女士拨通了紫牛问政“025—96096”热线,并向记者表达了心愿,想通过记者帮忙找到那几位“高速雷锋”。
通过调取当天公司门口的视频,袁女士将车牌提供给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记者的多方沟通下,成功帮助袁女士联络上了第七大队以及当天的执法人员。
5月7日上午10点半,袁女士带着致谢锦旗“如约”来到了七大队的大院内,而当天的执法队员们也早已在门口等候。车还没停稳,袁女士便认出了当天的几名“活雷锋”,一下车便迫不及待地赶来致谢并亲手送上“忠于职守 为民救急”的锦旗。得知袁女士的身体已无大碍,七大队负责人曹金华和队员们也松了口气,“我们走得也匆忙,当时也没留联系方式,回队后我们几个人还在担心她的身体。”
执法员们将袁女士送至南通后悄然离去,后袁女士通过调取公司监控找到了车牌
“高速雷锋,守护您通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袁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除了驾驶员身体不适或车辆有故障这些常规情况,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突发状况,比如驾驶员把车开上过江大桥后,他发现桥很高,下面又是宽阔的长江,他突然就不敢开车了,只能把车停在桥面上,我们就会去帮他把车开下去,并且护送他一段距离,确保他的安全驾驶。”曹金华告诉记者。
近年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通支队以“高速雷锋,守护您通畅”为主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与责任担当,无论严寒酷暑、昼夜交替,各大队都会提前制定高速巡查计划,全天候24小时待命,以专业、热情、高效的服务保障着每一段旅程的安全与畅通。从应急救援到执法为民,从便民服务到路域护航,用点滴行动传递温暖,用无私奉献书写大爱,让“高速雷锋”不仅是口号,更成为万千司乘人员心中最安心的“品牌”。
在采访的尾声,成飞“轻描淡写”地说:“哪怕我们今天不是高速公路的工作人员,就是普通驾驶员,我们看到路上有其他驾驶员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停车帮忙,这都是应该做的,也是最基本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