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青春华章 | 水运涵养国运,青春贯通江河

来源: 我苏客户端

2025-09-28 19:09:00

  【编者按】 

  千年水韵,润泽江苏。在这片因水而兴、依水而盛的土地上,治水的智慧始终与为民的初心交相辉映。一代代奋斗者以水为笔、以民为本,将安澜兴水、生态惠民的时代华章,深深写入江苏大地的壮阔图景。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来自江苏的高中生们以画笔为媒,将千年治水智慧与新时代水利成就凝于尺素之间。 

  画卷之上,流淌的不仅是江河湖海的水脉,更是绵延千年的文脉;笔触之间,勾勒的不仅是巍峨大坝与纵横渠系,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他们以独特的观察和青春的笔触,生动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这既是青春的宣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开发区分校高二12班 张欣乐: 

  千年运河波光潋滟,映照国运昌盛;青春汗水洒于水利,润泽民生福祉。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远而民心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辈当以青春之笔,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书写对水运与国运、水利与民生的新思考。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京杭大运河曾是古代中国的国家生命线,自隋代贯通后,它便承担起为都城输送漕粮的重任。在唐代,运河漕粮一度支撑起国家财政的八成以上;至明清,年运量可达数百万石,保障了首都百万人口的生存,其管理级别与各省总督相同,深刻影响着国运兴衰。

  今日之江苏,承千年水利之遗风,续“水运江苏”之新篇。作为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正全面推进水运建设。据统计,在省内货物水运成本平均约为公路运输的七分之一、铁路运输的三分之一,具有绿色低碳、运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今年5月1日起,江苏境内101座船闸取消收费,新建船闸不再收费。政策实施后四个多月,仅泰州周山河船免征过闸费就达338.2万元。政策活水润泽了经济民生,江淮大地再现“舟楫云集,百货通衢”的盛景。 

  水运之利,本质上是中华民族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从唐代设立“转运使”专管漕运,到宋代创建“分度承包制”提高运输效率,再到明清时期形成“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双轨管理体系,这些制度创新不仅保障了运河百年畅通,更培育出中国古代最成熟的物流管理体系。南水北调正是这种治水智慧的当代传承,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方法路径,延续红色基因,更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了治水精神谱系的创新发展。

  千年水脉流淌着华夏文明亲水、治水、用水的智慧基因,千年水利工程建设维系中华国运,牵动民生福祉。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任重道远,当把青春汗水洒向江河湖海,以青春智慧解决水治难题,以科技创新推动水运发展,让古老水脉焕发新时代的生机。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编辑|童婷婷 

  青评指导教师|郭星辰 张嘉桐 蒋蓉蓉 

  设计|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