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岁末舞剧“神仙打架”,哪部新作是你的“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5 19:07:00

2025年岁末将至,舞剧市场迎来一轮创作高潮。《垂虹别意·唐寅》《山止川行》《龟兹》《铁道游击队》《永乐未央》等新作,陆续官宣了首演信息,既有名人传记,也有文博叙事,一场跨越时空的舞台艺术盛宴正徐徐展开。

才子名相以舞蹈之姿“新生”

记者注意到,岁末舞台上,两位历史人物——唐寅与诸葛亮,以舞蹈之姿“活”了过来。

苏州原创舞剧《垂虹别意·唐寅》这个周末将在苏州湾大剧院首演,该剧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重点打造,以苏州垂虹桥为线索,勾勒明代才子唐寅的传奇人生。

据悉,该剧在创作中融入了江南文化基因,舞蹈语汇以古典舞为骨,注入现代舞的张力,生动演绎唐寅从年少轻狂到科场失意,再到与沈九娘相知相惜的生命历程。

主演阵容备受期待,魏伸洋、陈炳睿、黄腾三位青年舞者分饰唐寅,佘伟靓、徐柘、彭芷琪演绎沈九娘,共同勾勒出一幅“一袖云烟一袖诗”的江南人文画卷。

另一边,由知名舞者张傲月导演并领衔主演的《山止川行》,以诸葛亮的一生为轴,通过“序”“山”“止”“川”“行”“尾声”六大篇章,舞出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从三顾茅庐到五丈原星落,从空城计的从容到八阵图的玄机,舞者们以肢体写就一代士大夫的家国担当。

据主创团队透露,《山止川行》剧名取自自然意象一一山峦静立,江河奔流,隐喻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坚守与“川流不息”的智慧。

文博题材在舞剧新作中有了新叙事

丝路回响,宫阙重光,历史在当代舞剧中焕发新生。

著名舞蹈编导佟睿睿继《水月洛神》后,时隔二十年重回古典舞创作领域,推出新作《龟兹》。该剧以古代西域重镇龟兹为背景,聚焦高僧鸠摩罗什与玄奘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展现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的交融。

据悉,创作团队多次深入新疆克孜尔石窟等地采风,将壁画中的胡旋舞、胡腾舞等古舞意象活化于舞台,并融合古典舞、芭蕾与现代舞语汇,结合多媒体技术,重塑那个乐舞辉煌、佛法东传的龟兹盛世。

与此同时,作为现象级舞剧《只此青绿》的姊妹篇,《永乐未央》集结了《只此青绿》核心创作力量,周莉亚、韩真担任艺术总监,总编导谢元臻、谢长慧历时两年打磨,以上世纪50年代永乐宫迁建工程为主线,围绕“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重美学维度展开叙事,舞者以扎实功底再现壁画流转、榫卯相契、琉璃重铸的场景。

当代建筑师与元代督建者心神交会,无名女画工与今日美术师隔空共鸣,展开一场关于守护、创造与文明延续的时空对话。

红色经典时隔15年后焕新回归

红色题材舞剧也在岁末迎来了重磅回归。《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一支由铁路工人、农民等普通百姓组成的游击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微山湖为主要根据地,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2010年,原总政歌舞团创排的舞剧《铁道游击队》,以其激昂动人的音乐、戏剧张力十足的舞蹈编排和深刻的家国情怀,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英雄群像,成为一部广受赞誉的红色艺术经典。

时隔15年, 新版舞剧《铁道游击队》将于11月底登陆国家大剧院,以新时代美学重现铁轨上的英雄赞歌。据悉,新作在视觉呈现上实现从“极繁写实”到“极简写意”的美学跨越,以“钢与血”为核心意象,通过金属质感的布景与充满张力的光影,构建出一个既抽象又饱含历史温度的舞台空间,让铁道英雄的赞歌在新时代的审美语境中焕发新生。

此外,当代舞领域同样活跃。由李倩、黎星等15位顶尖独立舞者发起的《禾戏剧·大师之夜》,以24人的强大阵容打破观演界限。演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返场环节——舞者身着西装,向观众发出共舞邀请。没有预设动作,不分专业与业余,在节奏中自由舒展的身体,让剧场化作充满生命力与社群温度的狂欢现场,在社交媒体上迅速“破圈”,成为东西方艺术理念一次生动的跨界实践。

【多说一句】这么“卷”,才能值回票价

岁末扎堆“上新”的舞剧作品们,从不同角度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似一场题材的“内卷”,实则是一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竞赛。

新作们的创作理念都在升级。《龟兹》《永乐未央》等剧,不满足于对历史场景或文物符号的简单复刻,而是致力于构建跨越古今的精神对话;《山止川行》《垂虹别意·唐寅》则在历史人物的塑造中注入现代人对命运、理想与生命价值的思考;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更是用起了极简写意的当代视觉语言,以求与年轻人“对上暗号”。

这场“内卷”,观众们当然乐见其成。它意味着中国舞剧不再只拼技术和故事,更开始了美学和深度的比拼。当剧场里的感动能蔓延到街头巷尾的讨论中,这票,就值了!

实习生 雍茜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