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两组团体获评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9 23:05:00
8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江苏省两组团体——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茉莉花盲童管乐团与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光荣入选。其中,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的事迹在活动现场重点展示。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由小学五年级至高二年级的31名视障孩子组成。他们从音乐零基础起步,每天坚持练习3 小时:看不见乐谱,就用耳朵辨音记谱;看不见指挥,就靠肌肉记忆合拍;看不见老师口型,就用手触摸调整气息。小号手陈奥曾练到嘴唇肿胀,萨克斯手朱文广因热爱转学追梦……如今,他们已能熟练合奏十几种乐器,先后斩获“中华杯”全国管乐展演最高奖、江苏省艺术展演一等奖,2025年再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在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上,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现场倾情献演,用清澈乐声诠释“看不见的芬芳”。
成立于2001年的“小梅花”昆曲艺术团由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21名学生组成,是扎根乡镇校园的非遗传承者。团中80%以上成员是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平均年龄仅11岁。25年来,他们以“梅花凌寒绽放”的韧劲,在保证学业前提下,用所有课余时间苦练昆曲——踢腿500次、控腿600次是日常,磨破3套戏服练水袖是常态。22名学员斩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40余人考入专业戏曲院校,更积极传播昆曲文化,创新编排《阳澄昆韵》昆曲广播体操,录制《昆曲小课堂》科普视频20余期,开设昆曲直播课,热度超35万人次,让“600岁”的昆曲走进年轻群体。艺术团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获得“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江苏省少先队文化特色项目”等荣誉。
从管乐声中的“追光者”到昆曲舞台上的“小名角”,两组团体以坚守与热爱诠释着新时代少年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他们的故事,正成为江苏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动注脚。让我们一起学习好少年,争当好少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
省文明办供图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