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儿童美好,把理想“做”出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8 21:32:00
“没有比一节出汗的体育课更好的心理课。”“好玩,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把任何教育的情境都当作教育的契机。” 8月17日,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受邀为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骨干教师做专场报告。三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上,两位专家用生动的案例阐释了他们的教育理想,以及如何把理想一步步“做”出来。
给成长绘就清晰的“模样”——
好的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场以“学生形象刻画与育人场域构建”为主题的分享会,唐江澎首先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核心问题。他认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影响人的社会活动,每个学校都应当对毕业生的‘模样’有明确预设和描述。”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历经50多次研讨打磨,最终形成“身心健康者、使命担当者、终身学习者、优雅生活者”的“匡园毕业生形象”。后来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他将这一表述优化为更贴近学生的表达: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一理念经媒体传播后,24小时内网络点击量突破 2.39 亿,可见社会对这个育人目标的高度认可。
唐江澎坦言,自己的教育“底气”来自两方面积累:一是深耕学校前身匡村中学的校史,从历史中汲取经典教育智慧;二是从语文教师到教学管理者的一线实践经历。30年的教育生涯里,前13年他潜心研读教育理论,后17年则专注将理论转化为看得见的教育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活跃的智慧,而非简单的知识搬运。”他强调。
给理想设计一个个“小目标”——
把宏大理念融入日常细节
明确了育人目标,如何让理念落地?唐江澎的答案是“善于寻找路径,设计小目标”。在语文教学中,他提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的学科宣言,并通过具体举措让目标可感可及。为培养阅读习惯,学校调整课时配比,确保学生3年阅读量超600万字;每间教室后方设置班级书屋,500余种图书供学生随时翻阅。在表达训练上,他要求每位学生掌握3分钟脱稿演讲技能,“这既是600字的作文训练,更是思维能力的锻造”。实践证明,减少刷题、增加阅读的学生,语文成绩反而更亮眼。
在守护教育本质上,唐江澎用“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同理心准则要求团队。他坚持学生每天8小时睡眠“雷打不动”,规定班主任不得在晚10点后联系家长,这些细节传递着教育温度。
针对“四个者”理念,他进一步阐释深层内涵:终身运动者要敬畏生命、养成运动习惯与生活节奏;责任担当者需怀揣悲悯情怀和人道精神。唐江澎举例说,锡山高中一位学生给学校所有的流浪猫、流浪狗挂上牌,并且为其打疫苗,后来这位学生选择了兽医学进一步实践她的理想。“我认为这样的人就可能成长为拔尖创新的人才,因为他们有美好的情怀,有专一执着的爱好,有专业的行为。他们肯投入,肯付出。”
让教育理想扎根校园土壤——
三大路径建设“儿童美好之家”
拉萨路小学六十余载风雨兼程,初心不渝。作为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十大研创工程,她将“一切为了儿童”的育人情怀,熔铸成“大家一起学,共生儿童美好”的育人实践,致力于培养“更健康、更快乐、更勤奋、更聪明”的百步之子,让每一位学生在五子树下绽放独特光芒。儿童美好,是拉小60余年向上向善的育人追求,更是集团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现在,大家正携手奔赴“儿童美好之家”,全力书写新时代儿童健康发展的育人答卷。
“‘四个者’教育理念和拉萨路小学建设‘儿童美好之家’有没有联系?对建设‘儿童美好之家’有什么启示?”在百步论坛环节,成尚荣、唐江澎与拉小集团教师代表刘宁、黄剑、张琳俐、杨鹏飞、杨浩展开了讨论,也进一步激发了与会老师的思维碰撞。
唐江澎自述自己是一个“现实的行动者”,任何一个宏大的主题都会首先想到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他认为“儿童美好之家”是拉小集团对教育理想的生动描述,美好的儿童教育应该是洒满阳光的高地,纯净又神圣。关于落实“儿童美好之家”的建设,他建议,首先要落实关于美好儿童精神长相的大讨论,让学生、教师和毕业生共同参与书写,避开抽象的理论说教,通过汇总分析凝练关键词。“让大家铭记定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教育”,他这样解释这一做法的深意。在此基础上,唐校长认为,可进一步凝练儿童美好之家教育公约,这份公约需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要做到“每句话都直抵人心”,清晰传递需要学习和践行的美好品质。
构建美好之家教育场域同样重要。他强调场域不止是物理空间,更要创设丰富的岗位情境和生活场景。“让孩子在校园这座‘儿童之家’里担责任,比如照料一盆花,牵挂花木生长就是责任意识的萌芽。”
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严瑾深有感触地表示,唐江澎校长的分享让拉小人在建设美好之家的路上更坚定信心,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和路径。曾在拉小新华校区学习生活过的她深情地说:是“一心为孩子”的老师们给予了我美好童年,如今我们要把这样的对美好的热爱反哺给毎一位孩子。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成尚荣强调,教育必须扎根于国家教育方针,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育人使命,具象化为“美好儿童”的生动形象,将党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实到儿童的生命成长之中,把教育理想照进每个细节,让任何教育情景都成为教育契机,助力每个生命在愉悦、幸福的状态中茁壮成长。
鼓楼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副局长周斌指出: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由1.0向2.0的战略跃升,是鼓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全体教师应围绕“儿童美好之家”的追求,坚守“无想山定力”,开拓“未见山视野”,筑牢“天生桥根基”,以教育情怀滋养儿童生命的温暖底色。
唐江澎最后寄语教育同仁:“让理念躲在后面,用儿童的语言表达追求,让每个孩子都能生命舒展、精神蓬勃地美好生长。”
通讯员 张璐 李瑾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图片由学校提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