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在生命面前,其他都不重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14:09:00

“老杨,老山有人走失,速来!”深夜的一条救援短信,让南京蓝天救援队队长杨兢瞬间清醒。他立即整理装备,带着救援犬队整装出发,驱车直奔老山。

现场民警焦急地介绍情况: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九旬老人进入山区监控盲区后失去踪迹。杨兢与队员们迅速研判地形,确定搜索范围,随即带领十余名队员和三条搜救犬分成四组深入山林展开搜寻。

夜色如墨,搜救犬在训导员的指令下低头嗅闻,仔细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微弱的气味分子。整夜的搜寻未能发现老人踪迹,杨兢在监视器前彻夜未眠。黎明来临,搜索继续。几个小时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搜救犬在一处隐蔽的山坳旁发出示警信号,老人被成功找到,平安无恙。

这份对生命的执着,让杨兢做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他毅然辞去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救援事业。“在生命面前,其他都不重要。”他说。

即将进入搜救现场。

跨越山河的救援担当

南京蓝天救援队的足迹远不止于本地。从城市的水域救援、山地搜救,到秦淮灯会、南京马拉松等重大活动的应急保障;从2016年盐城阜宁龙卷风、2020年安徽庐江洪涝灾害,到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救援,直至2023年远赴土耳其参与地震救援,这支队伍始终冲锋在前。在每一次山地救援中,搜救犬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能覆盖人力难以到达的区域,大大提升了搜救效率。

在土耳其震区,杨兢经历了两次5级以上余震和数百次小余震。为了争取黄金救援时间,他在70小时内仅休息了3小时,昼夜不停地搜寻生命迹象。同行的搜救犬也毫不懈怠,在废墟间穿梭搜寻,爪子被碎石磨破也依然坚持工作。

救援队办公室里,一面来自河南卫辉市民的锦旗格外醒目:“洪水无情蓝天有情,最美水上逆行者”。在那场救援中,杨兢和队员们驾驶冲锋舟转移了千余名被困群众。面对一位卧床的瘫痪老人,他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在齐脖深的水中艰难前行,最终将老人安全送上冲锋舟。

搜救开始前队员与爱犬的合影。

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救援

经历过太多生死救援,杨兢深深体会到“防胜于救”的道理。“最好的救援,其实就是不让救援发生。”他说。

作为持有国际潜水证书的水下救援专家,哪怕在严寒冬季,只要有人落水,杨兢总会第一时间潜入水中。水下搜寻异常艰难,急流和复杂地形常常让搜救工作充满挑战,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推进预防工作的决心。与此同时,搜救犬的训练也从未松懈,它们不仅要掌握山地搜救技能,还要适应水域救援等复杂环境。

如今,杨兢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安全教育中。他考取了ERE水域救援教官、IRB海岸救援教官等资质,赴浙江、甘肃、内蒙古等地为消防部门授课,帮助数百名消防员取得救援资质。同时,他深入学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已完成近百场培训,惠及上万人次。在培训中,他常常带着搜救犬进行演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安全知识。

累到瘫倒的搜救犬小龙。

“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悲剧发生。”杨兢说,这是他对生命最好的守护。每当看到搜救犬在训练场上矫健的身影,他更加坚信,这支特殊的救援力量将在未来挽救更多生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哲 实习生 潘伊笑 视频摄制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