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一场因垃圾桶引发的“颜值”纷争 7万9巨额美容修复费该谁买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10:59:00

扬子晚报网11月20日讯  (通讯员 徐敏 记者 王国柱)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同一小区的这两位女士却因为几个垃圾桶的摆放发生冲突,引发出了7万9的账单。

近日,陈女士发现自家车库门口被放了三个垃圾桶,怀疑是邻居吴女士所为,于是上门理论。谁知双方从“动口”迅速升级为“动手”,在推搡互殴中,吴女士不幸“破相”,面部多处被陈女士抓伤。

这场冲突的“后遗症”却价格不菲。吴女士认为脸上的伤严重影响了自己的“颜值”,转头就奔向了南京一家美容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激光修复治疗。当一张总额高达七万九千元的账单摆在面前时,她毫不犹豫地将陈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连本带利赔偿11万余元。

法庭上,双方针锋相对,各执一词。吴女士方理直气壮:“我的脸被抓成这样,做修复天经地义!”陈女士方则大呼冤枉,反击道:“明明是你先骂人挑事!而且你的伤在医院都已经‘甲级愈合’了,转头就去做这么贵的项目,这分明是‘搭便车’美容!”

面对这笔巨额的“颜值投资”,法院会如何认定呢?判决结果并未全额支持吴女士的诉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因琐事互殴,都存在过错。根据《民法典》的“过错相抵”原则,判定动手抓伤人的陈女士承担主要责任(60%),而吴女士也因未能冷静处理需承担次要责任(40%)。

至于最核心的七万九千元美容费,法院也进行了区分。其中,在正规医院治疗的7000余元医疗费,有病历票据支撑,予以认定;而那笔天价美容费,则因证据不足且必要性存疑,未能全额“通关”。考虑到吴女士面部确实受伤,法院最终“酌情”支持了18000元的整容费。再加上误工费、护理费等依法核算的项目,最终判决陈女士赔偿吴女士2万余元。

一场由垃圾桶引发的风波,最终以健康受损和钱包缩水告终。邻里相处贵在和气,遇到纠纷时若能多想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社区或警方帮助,又何必为一时之气,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