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新技术临床研究启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0 21:38:00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有脑卒中患者达1242万,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他们在经过康复治疗后,仍然存在半边手臂无力,手指不灵活等情况,生活无法自理,饱受病痛折磨。

目前,全国十余家顶级三甲医院正在开展的一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全国首个多中心临床研究——“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南京鼓楼医院作为该临床研究在江苏省唯一的项目单位。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庞大的互联网,迷走神经就是那根贯穿头颈胸腹的“超长光缆”。当脑卒中(中风)损伤运动皮层或相关神经通路时,就像城市的主干道突然塌方。虽然周边小路(未受损的脑区)会尝试绕道通行,但很多患者依然面临“神经交通瘫痪”——大脑发出的指令无法有效传递到手部肌肉,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传统康复训练相当于“道路施工队”,通过反复练习刺激神经重塑。但有些患者的“道路损毁”太严重,常规训练收效甚微。这时,迷走神经电刺激技术就像派出一支“特种工程队”,直接激活迷走神经这个“通信中枢”。电脉冲不仅能激活受损区域周边的“备用道路”,还能促进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就像高效的建筑材料,帮助神经元快速建立新连接,加速神经网络的修复。

南京鼓楼医院同步向全社会招募脑梗患者。参加研究的入选标准包括:年龄22至79岁,脑梗时间超过9个月,既往未发生过脑出血等。成功入组的患者,将免除VNS器械,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费用。有需要的患者可联系康复科徐蓉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二上午(本部)。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