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自强榜样力量!这场事迹分享会令人振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8 19:02:00

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分享会——江苏省第35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的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代表,以及残奥冠军分享了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这些榜样,照亮了残疾人的追梦之路,更凝聚起全社会扶残助残的磅礴力量。

事迹分享会现场

全国自强模范:

勇敢逐梦,突破自我重新启航

自强,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品质。全国自强模范,是残疾人用行动证明“身体的局限从不是人生的边界”。

打破命运樊笼的全国自强模范陆鸿是苏州一家纸制品公司的创始人。一岁那年,一场高烧烧坏了他的后脑指挥系统。走路摇摇晃晃、头也会不自觉地歪斜,每次出门都会引起围观。踏入社会后,陆鸿满心渴望拥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却又找不到接受他的岗位。在残联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陆鸿走进残联培训基地,学会了PS、PR、AE等技能,为人生打开了新的大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开启了创业之路,泡水店、报亭、电脑店、照相馆…… 一间间小店,承载着他的希望与梦想。2007年,陆鸿开了一家淘宝店,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团队。最初,加上他自己只有 6个残疾人,面对质疑,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相信彼此。聋哑人操作机器,肢残人当好客服,抓住互联网机遇,公司业绩从10万元增长到1400万元,团队从6人壮大到48人。公司设计的相册等纸制品走进故宫、清华大学、华为,还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走向世界。

在苏州残联的托举下,“陆鸿基金”破土而出;在阿里巴巴的帮助下,“陆鸿帮扶工作室”落地生根。陆鸿还发明了辅助性就业项目“机关卡相册”,带动了100多个残疾人就业。“我的手只有三个指头可以动,所以设计出了这种可以自动翻页、隐藏、弹出照片的相册。我能做,那就证明大多数残疾人朋友也能做。”陆鸿设计的产线,把零部件设计好,由机器把机关卡打印好,每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两三百本相册。当零部件变成工艺品,流水线变成人生的新起点,陆鸿更加坚信:残疾人也能体面地就业,坚守自尊、自立、自强的灵魂。

全国自强模范陆鸿

在舞台一角的“直播间”,来自泰州的盲人主播高梓涵与现场观众分享她的“追光之路”。1999年,命运给高梓涵按下了“黑暗”键。出生仅一个月,一场用药失误导致她视神经萎缩。高梓涵凭借刻苦努力,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在大学里,她接触到有声阅读,期待用声音编织梦想,用坚持创造奇迹。但视频直播和剪辑对她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她只能凭借微弱的光感摸索,再请亲友帮忙确认画面。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每一步都让她离梦想更近。高梓涵在喜马拉雅平台创办“异想布开”有声工作室,并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四本有声书。2024年,高梓涵在泰州市残联的支持下,创建了“全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她还成为了启明有声演播培训讲师,走进校园展开宣讲,帮助更多热爱声音的盲人朋友实现梦想。

2015年,一场交通事故让顾婷婷的人生一夜之间跌入谷底。高位截瘫、终身与轮椅相伴,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昔日阳光、自信的她一度崩溃。艰难度过恢复期后,顾婷婷坐着轮椅,开启崭新人生。2019年,她通过勤学苦读成为高邮市一名正式执业律师,从此投身残疾人法律援助事业,积极开办法律知识、惠残政策等公益讲座,帮助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她在电视台主持《婷婷说法》栏目,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提高惠残政策的知晓率;她来到乡村,开展系列宣讲,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了解如何申请法律援助,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她通过高邮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婷婷工作室”,为权益受损的群体守护公平、捍卫正义……“如今的我,不再能够奔跑,可我还有健全的双手,还有清醒的头脑,还有为他人撑伞的能力。换种方式,我仍然可以重新‘站’起来;真正的行走,也从不在脚下,而在心里。”  顾婷婷说。

全国自强模范顾婷婷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

以爱为光,照亮残疾人前行方向

自强不息,追梦不止;助残为乐,大爱无疆。事迹分享会现场,来自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者讲述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荡涤着观众的心灵。

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负责人宋文蛟介绍,2013年,他以“知识扶贫、助残发展”为理念创办了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2019年,该中心打造了徐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建立爱心驿站、爱心超市、爱心工坊等,搭建起了本地残疾人融合就业培训平台。截至目前,累计为82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技能培训,帮助680余名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为230多名残疾人提供与推荐就业岗位,每年为残疾人增收700多万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摆脱贫困、重拾尊严、融入社会的真实故事。

就业一人,帮扶一家;富裕一户、温暖一方。十多年的征程,宋文蛟见证了知识和技能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也是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十年如一日的信念 —— 以知识赋能,搭建生命的阶梯,让每个生命都有向上攀登的力量和勇气。

“不少人知道,我们南京市鼓楼区政府机关食堂,有15名残疾学生在这里安置就业。公益性岗位的开辟,破解了残疾人家庭的急难愁盼。”南京市鼓楼区残联理事长王影介绍,当年她刚到残联不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是最大的难题,学校急、家长愁。王影摸清情况后,开始访机关、跑企业、入家门,不厌其烦宣传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也动员学生熟练掌握后厨技能。在她的奔波下,一条“政校企”共育残疾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新模式创立了。“让每个生命都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王影动情地说。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播中心主持人郑硕,凭借媒体人与残疾人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她在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与专业为他们的生活带去光明与希望。她创办公益节目《爱心徐州》,与残联合作开展助残活动。她深入残疾人事务,落实救助、报道活动,面对求助,她拖着不便的身体独立采访、筹集救助款。在助残路上,她以爱为光,照亮无数残疾人前行的方向。

残奥冠军:

励志故事,点燃学子青春之梦

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有一个为国争光的江苏乒乓球运动员闫硕,勇夺多项冠军。“从6岁时遭遇车祸失去右腿、艰难地练习拄拐行走;11岁时与乒乓球结缘,找到人生方向,取得了一些成绩,却因国际规则改变,要从坐轮椅打球改为站立单手拄拐打球,从右手执拍改为左手执拍……命运好像总会在关键时刻为我关上门,但我一次又一次地敲开它、冲破它!”事迹分享会上,闫硕讲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

闫硕已经征战了三届残奥会。2016年里约残奥会,他首次征战,摘得铜牌;2021年东京残奥会,他勇夺两金;2024年巴黎残奥会,他劈斩荆棘,成功卫冕。在这光鲜的励志叙事背后,是他一路的跌宕起伏和不断的刷新重启。闫硕坚信:人活着不是要用眼泪博得同情,而是用汗水赢得掌声。18年的训练生涯,用坏的22支拐杖、一次次的跌倒再爬起、反复被汗水浸透的球衣和无数次的奋力挥拍,手上一处处愈合又新生的伤疤……都是他逐梦路上最耀眼的勋章。闫硕勉励同学们,“也许此刻你正在经历挫折、迷茫、困顿、沮丧,我的秘诀是,把‘为什么是我’的抱怨,换成‘痛过之后我能换得什么’。我失去了一条腿,但依然能在乒乓台上,找到了更有力的支点。”“别怕!只要还能挥拍,就永远有翻盘的机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链接:

江苏12人、7个集体获表彰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江苏共有8人荣获“全国自强模范”、7个单位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4人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动人以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省残联理事长姜爱军表示,本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评选,展示了江苏省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参与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友好和谐的融合环境。

全国自强模范:

陆鸿 苏州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新平 宜兴市新平盲人推拿所主治按摩医师

高梓涵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明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康 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

苏晓琳 启东市北城区启创残疾人之家负责人

刘伯晓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董事长

杨辉 江苏杨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婷婷 江苏兴典律师事务所律师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高妍妍 宿迁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

刘学梅 盐城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影 南京市鼓楼区残联理事长

郑硕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播中心主持人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南京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

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市邗江区劲松残疾人之家

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


校对 陶善工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