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南京鼓楼青年人才共同“碳”索未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8 08:12:00
人才政策推介
双碳企业如何更好“落地”?“双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需要哪些对接?……
连日来,2025“南京人才日”系列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在“双碳”产业创新发展的南京市鼓楼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会议暨第十六期南京鼓楼青春圆桌派(绿色低碳产业专场)活动成功举办,受邀而来的行业内众多青年骨干在南京鼓楼高新区创新广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双碳”产业发展路径,为主城区打造“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赋能助力 。
活动现场众人深入探讨“双碳”产业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的智慧碰撞
2022年,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签订协议,以省会功能核心区鼓楼为核心,共建“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此次活动举办地的鼓楼高新区,也是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现已集聚了80余个高质量发展的“双碳”项目,其中不乏中核汇能、德龙汇能等行业龙头企业,总投资已超百亿元,覆盖减碳-降碳-固碳全链条。
“碳”索之路,需要与青年人才携手同行,在分组讨论环节,来自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华能江苏综合能源、万邦数字能源等“双碳”产业领域的青年人才围绕行业发展各抒己见,以“用户思维”为导向,为“双碳”产业集聚建言献策。在小组综述中,代表们也纷纷阐述了讨论成果。
针对 “双碳企业如何在鼓楼区更好发展” 这一关键问题,国网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营销主管柯鹏表示,鼓楼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尤其是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力量和高度集聚的央企资源,这是推动“双碳”企业落地生根的关键优势。柯鹏建议鼓楼区区级层面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搭建产学研沟通协作的桥梁,将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应用,更高效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 ,形成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图为活动现场
集思广益共绘新图景
活动现场,来自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德龙汇能氢能公司、万帮数字能源、中煤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等新能源、“双碳”产业的青年骨干纷纷各抒己见,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在“双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方面,国能江苏能源销售有限公司运营部的丁坚表示,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参与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这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在丁坚看来,要进一步推动绿电交易,需要政府“牵线”加强企业与银行的合作,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联动,让绿色低碳企业抱团发展。
活动中,低碳场景的建设也成为另一讨论话题。据悉,江苏钙钛矿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落户鼓楼高新区,是全国首个聚焦钙钛矿技术的专业性产业研究院,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领域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丁坚认为,应用光伏领域创新技术格外重要,用新思路、新技术、新场景为区域低碳场景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鼓楼青年人才共同“碳”索未来
为人才与产业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是2025“南京人才日”鼓楼专场活动之一。按照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的统一部署,由南京团市委、市青联指导,区委组织部(人才办)、鼓楼团区委、区青联、区委研究室、区发改委、鼓楼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现场还进行了鼓楼区人才政策推介:区级人才政策,夯实人才初创发展;市级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发展;省级人才政策,支持人才多维发展;国家级人才政策,助力人才蝶变发展。从区级到国家级,一套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正为绿色低碳产业的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青年为鼓楼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将成为鼓楼的闪亮未来。现场还进行了青年服务项目的宣讲,宁青驿站助企引才;青年夜校送课进企业,为青年“充电”赋能;开展新型青春交友活动;开展惠企“爱心暑托班”……希望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鼓楼对青年人才更友好,并助推青年人才在鼓楼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更有为。 通讯员 李晓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