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86岁方成院士南京开讲:羲和号数据揭开太阳黑子"心跳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4-21 21:27:00
4月20日上午10时,南京图书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人声鼎沸,80多岁的方成院士激情开讲。
作为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院士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并带领团队30多年来坚持用其进行多波段的太阳活动观测,获得一系列高质量的太阳耀斑、黑子、日珥等二维光谱资料。他亲历了中国对太阳研究的从无到有,从搭建观测塔到升级天文台、再到领衔把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送入太空。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185538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方成星”。
"宇宙中有许多奥秘有待探索,包括宇宙的起源、暗物质和暗能量、地外生命和生命的起源等。讲堂重点讲述太阳的奥秘,包括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周期、太阳爆发事件的原因……”方成在现场详细介绍了“太阳的奥秘”,大家听得兴致勃勃。
最令人关注的,是对于“羲和号”的介绍。“现在我们积累的资料已经到了450TB,有十几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用我们资料,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得到了很好的结果。‘羲和二号’现在我们也正在努力之中,我们希望把它放到拉格朗日点L5,离我们地球是一亿五千万公里,太阳、地球和L5这个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太阳,国际上从来没有一颗卫星固定在L5上面观测。所以我们想赶紧把它搞出来,我们国家就又有了一个世界第一了。”
此外,在谈到我国天文研究的已有成果时,方成介绍了我国4所天文台、16所高校的天文学系、现有的天体物理主要观测设备及空间天文探测成就,并重点介绍了我国的空间站2米巡天望远镜 (CSST)、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 (ASO-S)南极天文台2.5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和5米太赫兹射电望远镜等、12米级光学/红外望远镜 (LOT)、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 (WeHoST)、SKA (国际合作)等已提出或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
展望未来,方成指出我国天文学从设备研制到研究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有广阔而美好的未来,但还需要更多年轻人热爱科学、热爱自然,为国家振兴艰苦奋斗。“同学们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追求科学,服务祖国,在追求科学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茁壮成长!”方院士向在场的同学们殷切嘱托。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