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沭阳97岁抗战老兵严祖南的峥嵘岁月:从“花船”宣传员到烽火传令兵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1 11:24:00

在宿迁市沭阳县钱集镇老严荡村,年已97岁的抗战老兵严祖南身体依然健朗,提起参加抗战的经历,他更加来了精神,话语滔滔不绝,声音宏亮有力。

抗战老兵严祖南  丁华明 摄

严祖南出生于1928年。那个时候家里很穷,特别是他3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里后来也无钱供他读书识字。

1939年,日军进攻苏北,严祖南家附近的钱集和古寨等集镇都有日军的据点。“日本鬼子太坏了,无恶不作!”严祖南说,鬼子和伪军时常下乡“扫荡”,烧杀抢掠,严祖南和大人就经常“跑反”,东躲西藏。“我家北边是‘六塘河’,鬼子来了,我们就往河那里跑,找地方躲起来。有一年刚过完年,记得是正月二十三日,鬼子打死了很多人,真是太惨了。”严祖南说起这些时显得十分痛恨,他说,虽然自己那时候才十来岁,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埋下了对鬼子的仇恨。

1943年秋季的一天,年仅15岁的严祖南在家乡毅然报名参加八路军,决心参加抗战打鬼子。 “我因为个头小,开始没有被安排上战场,但是因为我会表演家乡传统的‘花船戏’,就被安排在部队的宣传队搞文艺宣传。”虽然那个时候宣传队不是在主战场与鬼子战斗,但是,严祖南每天和队员们一起,起早贪黑排戏演戏,利用家乡的花船戏等生动的文艺表演形式,向战士和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不仅鼓舞了士气,也激发了群众的抗日激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抗日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严祖南负伤的左手中指一直蜷缩着   丁华明 摄

两年以后,因战斗需要,严祖南被转为营部一名通信兵,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也没有交通工具,他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战斗需要,他随时都要通过两条腿从营部把信送到前线。

严祖南说,通信兵虽然不用和敌人正面交锋打仗,但是,经常是任务来了来不及吃饭和睡觉,还有送信时会遭遇“扫荡”的鬼子盘查,特别是穿过战场时,枪炮子弹不长眼,面临危险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和另外两个通信兵接到命令送信到前线,刚走不远就遇到敌人飞机轰炸,他的左手被炸伤,其他2名战友当场牺牲。“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危险,我们都必须上,没有一个怕死的。”回忆起这一幕,严祖南声音哽咽,眼里噙满泪水。

想起牺牲的战友,严祖南声音哽咽。  丁华明 摄

抗战结束后,严祖南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随部队转战山东、苏北、上海等地,每次战斗,他都不顾生命危险,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1950年,他因伤残退伍回乡,一直保持军人的本色,积极投入家乡的农业生产和建设。“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要珍惜。”回首过去的岁月,严祖南十分感慨,眼神里充满了希望。通讯员 丁华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