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逐年提升。但与此同时,执行工作还存在一些“堵点”,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仍继续做出不诚信行为。10月9日,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四件防范失信被执行人警示案例,倡导公众共同参与,让失信被执行人真正寸步难行。
找到工作了,但雇主是“资深”失信被执行人
杨某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自2022年9月起,其到王某所承建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管理。杨某按约提供劳务直至2022年10月,但一直未拿到约定报酬。杨某多次向王某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王某支付杨某劳务费13000元。因王某未主动履行,杨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经查,王某自2016年起在全省多家法院有多起作为被执行人且被限高纳失的案件,总数达21件,其名下已无可供执行财产。
警示意义:“打工人”求职不易,但在找工作的同时也要擦亮双眼,防范无良雇主。就业求职时,可以先查询用人单位或用工主体的信用情况,以免自己的“血汗钱”落空。
借钱给朋友,没想到对方早已“负债累累”
夏某与张某原系朋友关系,2023年3月,张某因资金短缺向夏某借款,夏某借款7万元给张某。其后,夏某多次催要无果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确定张某还款义务后,张某仍未主动履行,夏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中,法院穷尽调查举措,未能发现张某下落及其可供执行财产。经关联案件查询,张某在2022年即有两件作为被执行人的民间借贷案件因未执行到财产而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警示意义: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也要防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别人借款或为他人提供担保时,建议查询了解对方信用情况后再慎重决定。
给孩子办周岁宴,才知丈夫早已大量负债
张某与杨某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杨某给付张某货款1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杨某未主动履行,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穷尽调查措施后未能查找到杨某下落及其财产。2023年2月,执行法官接到张某电话,称杨某将于当天中午在句容某酒店为孩子举办周岁宴,要求法院尽快采取执行措施。
执行法官及时赶赴现场,为不影响喜宴进行,身着便装将杨某带出现场并组织其与张某协调。最终,杨某将喜宴全部礼金用于偿还债务,并由其亲友为剩余债务提供履行担保。直到当天,杨某的妻子才知道结婚刚一年的丈夫早已在外大量负债,并且还有多起未履行的执行案件。
警示意义:婚姻是人生大事,步入婚姻殿堂前,应通过全面考察和慎重选择,寻找到可以相互信任、共度一生的人生伴侣。为了幸福生活,建议将未来伴侣的信用状况纳入考察范围。
租店铺经营,合同解除却无法拿回退款
马某与李某于2022年8月签订《店铺转让合同》,后因案涉店铺无法经营,法院于2023年7月判决合同解除,李某退还马某押金、房租及转让费合计68000元。判决生效后,李某未主动履行,马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经法院穷尽调查举措,仅执行到位9000余元。经关联案件查询,法官发现李某在2020年即有作为被执行人且被限高纳失的案件,其在今年另有一起作为被执行人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也未能执行到位而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警示意义:从事租赁、买卖等合同行为,很多时候面对的是陌生人,存在一定的风险。签订合同前,可以先查询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谨慎选择交易对象,降低交易风险。
>>法院提醒
让失信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出“雷霆之力”,能有效推进执行案件的解决,更能促进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但这离不开您对社会信用建设的支持和参与。为此,江宁开发区法院发布以下提醒:
在借款、买卖、租赁等涉及较大经济利益事项和就业、嫁娶等人生重要选择关口,您可以主动查询相关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防范意识。具体查询方式: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通过被执行人姓名/名称或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进行查询。如对方系失信被执行人,请慎重考虑相关风险。
衷心希望,通过您的支持和参与,让失信被执行人真正寸步难行,让整个社会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通讯员 江开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