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联合国中文日之际,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经过汉字和“一带一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推荐,以及媒体发布征集信息反馈的结果,“联、拓、益、信、长、开、建、成、凿”9个汉字进入候选范围。21日起, 公众可登录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活动专题网站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电子邮箱: cpra _ ndhz @126.com)参与评选,5月19日,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评选结果将最终发布。
从2016年起,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每年联合“一带一路”和汉字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共同发起并举行“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
2023“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分别有何深意?
联:“连也,联绵不绝也。”
本意表示连接,引申指互相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有力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拓:“拾也。”开辟,扩展,以手推物。
“一带一路”建设不但要巩固现有的合作成果,也要拓展绿色、健康、数字、创新等新领域,使其成为新的共建增长点,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活力、新动力。
益:“饶也。”本义为充满而向外流,后表示增益,增加、增多,引申为好处。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瞩目、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是打造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最好方式,为合作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信:“诚也。”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指诚实,不欺,信用。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更需要诚实守信,相互信任,增强信心。
长:“久远也。”本义指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引申指深远。
“一带一路”是长期规划,时间久远,且道路漫长充满艰辛,需要沿线各国付出长久的努力。
开:“张也。”本义是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引申为开放、打通、启发、开导、发动等义。
开放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底色,“一带一路”倡议要求沿线国家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必须有开放的行动和开放的担当。
建:“立朝律也。”引申有封赐、建议、提出、建筑等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成:“就也。”本义为完成、成就,又引申出成功之意。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成”不仅表达“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而且也预示未来的成功。
凿:“穿木也。”表示用凿具打孔、挖通,引申为开辟、开通。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凿空”“凿破鸿蒙”,至今仍在使用。张骞的首创精神,不畏西域路途险阨的精神,努力搞好外交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精神,今天仍值得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打开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交通,贡献巨大,值得纪念。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 郝亮)
